Android恶意应用动态检测与拦截技术

需积分: 15 2 下载量 5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9 3 收藏 402KB PDF 举报
"一种android应用程序恶意行为的动态检测及拦截方法" 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在Android平台上针对恶意应用的动态检测和拦截技术。随着Android系统的普及,恶意应用的安全威胁日益严重,因此,开发有效的检测和防御机制至关重要。作者温圣召、温巧燕和张华深入研究了Android系统架构、Binder通信机制以及代码注入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能够实时、动态拦截恶意行为的方法。 Android系统架构是理解恶意应用行为的关键,因为恶意行为往往利用系统漏洞或权限滥用进行攻击。Binder是Android中的核心进程间通信(IPC)机制,理解和掌握Binder通信协议对于检测恶意行为至关重要。文章指出,通过逆向工程分析Binder协议,可以识别并拦截恶意应用的可疑通信,从而保护用户的隐私和数据安全。 代码注入技术是本文提出的动态拦截技术的基础。在Native层进行代码注入,可以在运行时监控和干预应用的行为,当检测到恶意活动时,可以即时阻止其执行。这种方式相较于传统的静态分析,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时效性,能够在恶意行为发生前或发生时进行拦截,降低了用户信息泄露和经济损失的风险。 此外,系统还具备用户定制和自学习功能,允许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设置应用的黑白名单,并通过用户的行为模式进行学习,进一步优化拦截策略,减少不必要的用户交互。这种用户中心的设计使得系统更加智能和适应性强。 关键词涵盖了Android平台、代码注入、动态检测、动态拦截以及用户定制等核心概念,强调了本文研究的针对性和技术实用性。文章的结论指出,该方法在学术研究和商业应用中都具有广泛的价值和前景,对于提升Android系统的安全性有重要意义。 这篇论文研究的是一种创新的Android恶意应用动态检测和拦截技术,通过深入研究系统底层机制,结合代码注入和用户定制,实现了对恶意行为的实时响应,为Android平台的安全防护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