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论基础教程:从概念到信源编码

需积分: 50 37 下载量 15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0 收藏 13.4MB PPT 举报
"信息论基础教程第二版,由李梅和李亦农编著,由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涵盖了信息论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包括信息的度量、信源与信息熵、信道及信道容量、无失真信源编码、有噪信道编码以及限失真信源编码等内容。" 在信息论中,信息被视为事物运动状态或存在方式不确定性的描述。这一概念由Claude Shannon在1948年的论文“AMathematicalTheory of Communication”中提出,标志着信息论的诞生。哈特莱在1928年首次提出用对数来度量信息的概念,但Shannon的贡献在于将概率论引入信息理论,定义了信息熵这一核心概念。 信息熵是衡量信源不确定性的重要参数,它表示信源发出的所有可能消息的平均不确定性。自信息是个体消息的信息量,与消息出现的概率相关,通常用消息概率的对数的负值表示。如果消息概率为\( p(x_i) \),那么消息\( x_i \)的自信息\( I(x_i) \)计算公式为:\( I(x_i) = -\log(p(x_i)) \)。当所有消息的概率都相等时,信息熵达到最大,表明信源的不确定性最高。 信源熵是所有可能消息自信息的期望值,计算公式为:\( H(X) = -\sum_{i=1}^{q} p(x_i) \log(p(x_i)) \),其中\( q \)是信源消息的种类数。信息熵不仅反映了信源的平均不确定性,也代表了信源平均每次输出消息的信息量。在通信过程中,通过编码和解码,可以减少或消除接收端的不确定性,从而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 无失真信源编码和有噪信道编码是信息论中解决实际通信问题的关键技术。无失真编码旨在在不损失信息的前提下,压缩信源数据,减少传输所需的带宽。而有噪信道编码则考虑了传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噪声,通过增加冗余信息来提高传输的可靠性。 限失真信源编码则是针对那些允许一定程度失真的应用,如图像或语音编码,它试图在保持可接受的质量水平下进一步压缩信息。信道容量则是指在给定的噪声环境下,信道能无错误传输的最大信息速率,由香农公式给出。 这本书是理解信息论基础的优秀教材,它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信息的度量、传输和处理的核心原理,对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学生和专业人士都是宝贵的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