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Hinton的wake-sleep算法在初始化深度自动编码器中的应用
需积分: 50 5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9
收藏 379KB PDF 举报
"06年Hinton训练深度置信网的方法wake-sleep"
本文主要讨论的是Geoffrey Hinton在2006年提出的一种训练深度置信网络(Deep Belief Networks, DBN)的策略——唤醒-睡眠(Wake-Sleep)算法。深度置信网络是一种多层的神经网络结构,其在无监督学习和有监督学习中都显示出了强大的能力,尤其在特征学习和降维方面。在Hinton的这项工作中,他提出了一个有效的初始化权重和训练深度自动编码器(Deep Autoencoder)的方法,以便学习到比主成分分析(PCA)更优的数据降维特征。
传统的PCA方法虽然能有效降维,但可能无法捕获数据的复杂结构。深度自动编码器则通过逐层压缩和解压缩数据,可以在保留更多信息的同时进行降维。在DBN中,每一层都是一个自动编码器,通过无监督学习逐层训练,然后用这些预训练的权重作为初始值进行有监督学习,以提高整个网络的性能。
"唤醒-睡眠"算法分为两个阶段:
1. **唤醒(Wake)阶段**:在这个阶段,网络尝试以无监督的方式学习数据的表示。每个自动编码器被训练成尽可能地重构输入数据。通过反向传播来更新权重,使得隐藏层(latent layer)能够学习到输入数据的潜在特征。这一过程类似于数据的压缩和解压缩。
2. **睡眠(Sleep)阶段**:在这一阶段,网络通过采样隐藏层的激活状态来生成新的输入数据,这被称为“上下文向量”(context vector)。这个过程可以看作是网络试图模拟输入数据,然后再通过前向传播将这些模拟的输入传递到下一层。这样,网络可以学习到不同层之间的依赖关系,并且调整权重以优化这些模拟数据的表示。
通过反复交替这两个阶段,网络的权重逐渐得到优化,使得每一层都能够捕获数据的不同层次的特征。这种方法对于处理高维复杂数据特别有用,因为它能够学习到非线性的特征表示,而这些特征在浅层模型中很难获得。
此外,文章中提到的SHG(二次谐波产生)部分似乎与光学领域相关,描述了一个实验设置,用于测量材料的非线性光学效应。这与Hinton的工作在技术上是不相关的,但可以理解为一个独立的研究话题,它涉及到激光极化、共振调谐以及通过改变结构共振位置来控制谐波产生的方法。尽管这部分内容不在深度学习的主题内,但它展示了科学研究中控制和测量物理现象的一种方法。
2014-08-19 上传
2017-09-22 上传
131 浏览量
2018-11-28 上传
2021-05-12 上传
2020-03-28 上传
2018-03-05 上传
2018-09-08 上传
15721957625
- 粉丝: 1
- 资源: 1
最新资源
- Flex 3 Cookbook简体中文.pdf
- <程序员的SQL金典>
- 嵌入式linux开发手册
- SD卡接口规范的完整翻译
- Oracle10g_DBA..
- JCreator配置JSP环境方法
- MYSQL DBA 必读 understanding mysql internals
- 理解 ASP3.5.NET 基础结构.pdf
- 嵌入式系统原理,设计与应用
- AT89S51+单片机实验及实践教程
- ClearCase 客户端使用指南.pdf
- C++ GUI Programming with Qt 4, Second Edition
- 正则表达式常用正则表达式收集
- 家庭理财系统的可行性研究
- IT服务管理 基于ITIL的全球最佳实践
- jdbc api数据库编程实作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