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层厚度理论解析软硬煤甲烷吸附特性

0 下载量 11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1 收藏 1.72MB PDF 举报
"基于吸附层厚度理论的软硬煤吸附机理解析" 本文主要探讨了软硬煤对甲烷吸附特性的差异以及吸附层厚度理论在其中的作用。在煤炭学报2016年第3期的一篇文章中,作者岳基伟、岳高伟和曹汉生提出,尽管相同变质程度的软煤和硬煤具有显著不同的比表面积和总孔容积,但它们对甲烷的吸附量却相当,这一现象引人关注。研究基于热力学原理和煤对甲烷的吸附机制,建立了一个描述煤的孔径与甲烷吸附层厚度关系的数学模型。 首先,作者通过数值分析揭示了吸附压力和孔径对吸附层厚度(吸附层数)的影响。他们发现,在相同的吸附平衡压力下,随着孔径的增加,甲烷吸附层厚度呈负指数下降,这意味着煤体对甲烷的吸附是由多个不同分子层构成的。这种现象揭示了吸附过程的复杂性,即吸附不是简单的单分子层覆盖,而是多分子层的叠加。 为了进一步验证吸附层厚度理论的适用性,作者利用软煤和硬煤的孔径分布拟合函数,计算了两者的瓦斯等温吸附曲线,并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理论计算的瓦斯吸附等温线与实测结果高度吻合,误差小于6.5%,证明了该理论的有效性。 论文指出,利用煤体中孔径与其孔体积的分段函数和吸附层厚度理论,可以准确预测煤的甲烷吸附量,为评估煤层瓦斯含量提供了新的计算方法。这种方法对于煤矿安全、瓦斯治理以及防止瓦斯爆炸事故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允许在不完全了解煤的微观结构的情况下,通过测量煤的孔径分布来预测其吸附特性。 关键词涉及的“孔径分布”是指煤体内部孔隙的大小分布情况,它直接影响煤的吸附能力;“吸附层厚度理论”是理解吸附过程的关键,它考虑了吸附分子在多层状态下的行为;“吸附层数”是吸附层厚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参数,表示吸附分子在煤体表面形成的层次数量;“吸附等温线”则是描述气体在恒温条件下吸附量与压力之间的关系曲线。 这项研究深化了我们对煤体吸附特性的理解,为未来在煤矿瓦斯治理和安全评估领域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手段。通过精确计算煤的孔径分布和应用吸附层厚度理论,可以更准确地估计煤层中瓦斯的含量,从而制定更有效的预防措施,保障矿井作业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