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数据聚类:从K-Means到DBSCAN的实战指南
需积分: 11 16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6
收藏 327KB PDF 举报
在本资源《数据分析总结_03聚类分析.pdf》中,我们深入探讨了聚类分析这一关键的统计学方法,它是数据分析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用于将相似的数据对象分组到一起形成自然的类别或簇。聚类分析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数据集结构**:数据集由列(字段或属性)和行(样本或对象)构成,每一行通常表现为一个向量,这些向量是聚类算法处理的基本单位。
2. **数据预处理**:
- **欧氏距离**:衡量数据点之间的距离,是许多聚类算法的基础,如K-Means。
- **数据标准化**:将数据缩放到0-1范围,有助于减少不同特征尺度的影响,提高聚类效果。例如,可以对数据进行Z-score标准化或最小-最大规范化。
3. **主流聚类方法**:
- **K-Means (K均值)**:一种迭代算法,通过不断更新质心来划分数据,假设数据呈球形分布。
- **均值漂移聚类**:基于密度的聚类方法,寻找数据中的高密度区域并将其合并。
- **DBSCAN (基于密度的聚类)**:根据邻域密度而非固定数量的邻域点进行聚类,适用于任意形状的簇。
- **高斯混合模型 (GMM)**:使用概率模型描述数据分布,通过EM算法估计各簇的参数。
- **凝聚层次聚类**:通过计算样本间的相似性度量逐步构建聚类树,具有可视化优势。
- **图团体检测 (Graph Community Detection)**:利用图论技术识别网络中的子群,适合社交网络和复杂关系数据。
4. **实施流程**:
- **选择聚类方法**:根据数据特性、问题需求和计算资源选择合适的聚类算法。
- **设置参数**:如K-Means中的簇的数量n_clusters。
- **执行聚类**:调用model_kmeans执行聚类算法。
- **评估结果**:观察聚类分布,检查聚类是否合理,可能需要调整参数或尝试不同的方法。
5. **数据质量与清洗**:在聚类分析前,确保数据质量至关重要,包括缺失值处理、异常值检测和数据清洗,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聚类结果数据是后续分析的基础,需要仔细检查和解读。
通过学习和实践这些内容,数据分析师可以熟练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有意义的分组,从而揭示隐藏的模式和洞察数据背后的结构。理解这些概念对于提高业务决策支持、用户行为分析、市场细分等方面都具有实际价值。
2010-12-21 上传
734 浏览量
246 浏览量
2024-04-19 上传
2021-07-14 上传
2023-04-01 上传
2021-07-14 上传
2023-03-12 上传
![](https://profile-avatar.csdnimg.cn/dc4b3c4d593b4853972d897042529aaa_touyolijun.jpg!1)
![](https://csdnimg.cn/release/wenkucmsfe/public/img/user-vip.1c89f3c5.png)
立军touyo
- 粉丝: 1
最新资源
- 使用Struts+Hibernate构建Web工程从零开始教程
- SQL基础操作与数据定义详解
- Win32 NetBIOS编程接口详解
- 数据库系统基础:习题解析与重点概念
- GNU Make中文手册:详解与指南
- Boost Graph Library用户指南与参考手册
- MAX471/MAX472高侧电流感知放大器在便携式PC和电话中的应用
- 51单片机AT89C51:入门与功能详解
- XML实用大全:探索XML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应用
- 操作系统实验:处理机调度模拟
- B/S模式下的生产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 TWIKI安装与配置指南
- OpenSceneGraph基础教程:3D场景图形解析
- 机器学习驱动的自动文本分类技术
- 数理逻辑入门:命题逻辑详解
- 理解OWL:构建语义网格的关键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