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 Socket编程:简单服务器与客户端实现

需积分: 9 1 下载量 10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8 收藏 21KB DOCX 举报
"本文将介绍Socket编程中的关键代码,包括简单服务器和简单客户端的实现。" 在计算机网络中,Socket编程是一种基础且重要的通信机制,它允许不同进程间或者跨网络的程序进行数据交换。本资源主要关注的是Windows平台下的Socket编程,使用的编程语言是C++,并依赖于Winsock库。 首先,我们来看简单的服务器端代码实现。这部分代码首先包含了必要的头文件`<winsock2.h>`,并使用`#pragma comment(lib,"WS2_32.lib")`来链接Winsock 2.2 库。接着,初始化WSA(Windows Sockets API)数据结构`WSADATA wsd`,调用`WSAStartup()`函数启动Winsock服务。如果这个过程失败,程序会返回-1表示错误。 服务器端的核心是创建一个套接字,通过`socket()`函数创建一个面向流的TCP套接字。如果创建失败,程序会调用`WSACleanup()`来清理并返回-1。然后,定义一个`SOCKADDR_IN`结构体`addrServ`,设置它的家族(`sin_family`为`AF_INET`),端口号(`sin_port`通过`htons()`转换为网络字节序),以及地址(`sin_addr.s_addr`设为`INADDR_ANY`,表示任何可用的本地IP)。 接下来,使用`bind()`函数将套接字与特定的IP地址和端口绑定,如果失败则关闭套接字并清理。成功后,调用`listen()`函数使服务器进入监听状态,等待客户端的连接请求。如果监听失败,同样关闭套接字并清理。 当有客户端连接请求时,`accept()`函数会阻塞直到有新的连接,返回一个新的套接字`sClient`,用于与客户端通信。如果接受失败,关闭服务器套接字并清理。此时,可以使用`recv()`函数从客户端接收数据,`ZeroMemory(buf,sizeof(buf))`清空接收缓冲区`buf`,`recv()`函数读取的数据会被存入`buf`。 简单客户端的实现通常涉及创建套接字,然后使用`connect()`函数连接到服务器的指定IP和端口,之后同样使用`send()`发送数据和`recv()`接收数据。这部分代码在提供的摘要中没有包含,但在实际应用中是必不可少的。 Socket编程涉及到网络通信的多个步骤,包括初始化、套接字创建、地址绑定、监听、连接和数据传输。理解这些基本概念和代码实现是进行网络编程的基础。在实际项目中,还需要考虑错误处理、并发连接、数据完整性等高级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