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ML期末复习重点:模型、视图和原则解析

版权申诉
0 下载量 11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8 收藏 21KB DOC 举报
"UML期末复习题及答案整理" UML(统一建模语言)是一种标准化的建模语言,用于软件开发过程中描述系统的结构和行为。它提供了多种图形表示法,帮助开发者清晰地表达系统设计。以下是对UML关键知识点的详细解释: 1. 建模的基本原则:建模时应选择重要的模型,并在不同的精度级别上表示系统;模型应与实际问题紧密关联;一个复杂的系统往往需要多个模型共同描述。 2. UML体系结构:包括UML基本构造块(如类、对象、接口等),UML规则(指导如何正确使用这些构造块)以及UML公共机制(如泛化、依赖、关联等)。 3. UML事物分类:结构事物(如类、接口、对象),分组事物(包、组件),注释事物(用于添加说明),以及动作事物(如活动、事件)。 4. 模型类型及其优缺点:瀑布模型是一种线性开发模型,缺点是缺乏灵活性,难以应对需求变更;而原型模型、增量模型和螺旋模型则相对更为灵活。 5. 静态视图与动态视图:静态视图描述系统的结构,包括类图、对象图等,不包含时间上的行为变化;而状态图、用例图、对象图属于静态视图,但状态图描述对象的状态变化,属于动态行为的一部分。 6. 泳道技术:在活动图中,泳道用于将活动状态分组,表示不同实体(如角色或部门)的责任划分。 7. 状态图与活动图的区别:状态图主要用于描述单个对象的生命周期,强调状态变迁;活动图关注的是流程或活动的执行,可能涉及多个对象的交互。 8. 对象行为建模:反应型对象通常用状态图来建模,展示其对事件的响应;活动图更适合描绘系统的工作流程。 9. 类图的位置:在Rose工具中,类图属于逻辑视图(LogicView),用于表示系统内部的类结构和关系。 10. 类的分类:实体类代表现实世界中的实体,控制类处理业务逻辑,边界类负责用户界面交互;父类和子类是继承关系中的术语,祖先类在这里不常用。 11. 顺序图的构成:包含类角色、生命线(表示对象的存在时间)、激活期(表示对象执行操作的时间段)以及消息(对象间的通信)。 12. 组件的定义:组件是系统中的物理部件,实现了特定接口并提供服务,是类的物理实现形式。 13. 协作图与顺序图:协作图强调对象的组织和合作关系,顺序图则更注重消息传递的顺序;协作图可以通过顺序图生成,但并非顺序图的特例。 14. 部署图与组件图:组件图描述了系统的静态实现视图,支持配置管理,而部署图则表示硬件和软件组件在运行环境中的布置。 以上内容涵盖了UML的一些核心概念,包括建模原则、UML组成部分、不同类型的模型、图形元素以及它们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应用。理解并熟练运用这些知识,有助于提高软件设计和沟通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