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系统演进与基础概念解析

需积分: 1 0 下载量 12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23 收藏 1.6MB PDF 举报
"数据库课件包含了对数据库原理的详细介绍,涵盖了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历程,从人工管理阶段到文件系统阶段,再到数据库系统阶段的演变。内容包括数据模型、关系运算、关系完整性、函数依赖以及关系规范化方法。" 在《数据库原理概述》中,首先介绍了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数据被定义为对事物的符号化描述的记录,可以是数值、文字、图像或声音等形式。数据处理经历了人工管理、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三个主要阶段。 1. 人工管理阶段(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50年代中期): 在这个阶段,数据是程序的一部分,存储在内存中,数据与程序紧密耦合,不保存、不共享、不独立,导致冗余度极高。每个应用程序都有其特定的数据集,无法跨程序共享数据。 2. 文件系统阶段(50年代末-60年代中): 随着磁盘等外部存储设备的出现,数据开始以文件形式长期保存,由文件系统管理。尽管数据与程序分离,但数据共享性差,文件间无逻辑关联,冗余问题依然存在。同时,数据的独立性和安全性控制不足,更改数据逻辑结构需修改所有相关程序。 3. 数据库系统阶段: 进入60年代后期,数据库系统阶段标志着数据管理技术的重大进步。数据库系统提供了集中化的数据管理,支持数据的共享和独立性,能反映事物间的逻辑关系,减少了冗余,增强了数据一致性。此外,它还引入了对数据安全性和保密性的有效控制手段。 在数据模型方面,课件可能涉及了基本的数据模型,如层次模型、网络模型和关系模型,其中关系模型是最常用的一种,它基于关系运算,包括选择、投影、并、差、笛卡尔积等。关系完整性是确保数据库中数据一致性的关键概念,包括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函数依赖是理解关系模式的关键,用于揭示属性间的关系,而关系规范化方法则用于优化数据库设计,减少数据冗余和提高数据一致性。 这个数据库学习课件为初学者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入门,涵盖了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概念和技术,对于理解数据管理的演变及其在现代信息技术中的重要性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