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SC计算机中的程序控制指令与寻址方式分析

下载需积分: 50 | PPT格式 | 1.46MB | 更新于2024-07-12 | 177 浏览量 | 2 下载量 举报
收藏
"该资源是关于系统结构课程的课件,重点关注增强程序控制指令的功能,特别是在CISC(复杂指令集计算)计算机中的应用。课件中提到VAX-11/280拥有29种不同的转移指令,并讨论了面向目标程序的优化方法。此外,内容还涉及数据表示和指令系统,特别是寻址方式的分析,包括逻辑地址与主存物理地址的关系,以及各种寻址方式如寄存器寻址、直接寻址、间接寻址、相对寻址、变址寻址、寄存器间接寻址和自增自减寻址。同时,课件探讨了不同编址方式的优缺点,如统一编址、分类编址和隐含编址。" 在计算机系统结构中,程序控制指令是控制程序流程的关键元素。这些指令允许程序根据条件分支、无条件跳转、调用子程序和返回等操作。CISC架构通常包含丰富的程序控制指令集,如VAX-11/280的29种转移指令,以满足不同程序设计的需求。优化这些指令对于提高目标程序的执行效率至关重要。 寻址方式是指令系统设计的重要部分,它定义了如何访问指令中操作数的位置。根据操作数所在的位置,寻址方式可以分为面向寄存器、主存和堆栈的类型。寄存器寻址速度最快,但数量有限;面向主存的寻址方式容量大,但速度相对较慢。堆栈寻址则常用于实现递归和子程序调用,减轻编译器的负担。 字编址、字节编址和位编址是不同的编址方式,它们分别针对不同的数据单位进行操作。统一编址将所有组件(寄存器、主存和I/O)视为一个连续的地址空间,简化指令系统但可能增加地址形成复杂性。分类编址则为每个组件分配独立的地址空间,便于管理和缩短指令长度,但需要额外的标识符来区分组件类型。隐含编址通过预设规则省略地址计算,提高了速度,但可能导致设计不够规范。 寻址方式的种类多样,例如立即寻址直接在指令中包含数值,直接寻址通过指定内存地址获取数据,间接寻址通过内存中的地址来访问数据,相对寻址根据基址加偏移量计算地址,变址寻址结合两个寄存器值来确定地址,寄存器间接寻址通过内存中寄存器的值作为地址,而自增自减寻址则在访问后修改寄存器的值。每种寻址方式都有其适用场景,设计时需要根据系统的特性和性能需求来选择。 在指令中,寻址方式通常通过操作码的一部分或专门的寻址方式字段来指示,如DJS200中的2位和VAX-11的4位寻址方式字段。这样的设计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允许指令系统适应各种复杂的寻址需求。 程序控制指令和寻址方式是计算机系统结构中的核心概念,它们直接影响着程序的执行效率和内存管理。理解并优化这些机制对于设计高效、灵活的计算机系统至关重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