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异常作业识别:控制措施与安全策略

版权申诉
0 下载量 6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0 收藏 16KB DOCX 举报
"加强异常作业识别和控制措施对于确保企业过程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常规作业中,如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的案例所示,虽然通常会设定标准化的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但这些并不能涵盖所有可能的异常情况。例如,设备故障、人员误操作或者技术问题可能导致难以预料的危险,常规规程往往对此类突发状况的预防不足。 常规作业中的异常作业主要区别在于其灵活性和不确定性。常规作业通常包含明确的步骤和程序,但对于罕见或偶发的异常事件,由于无法预测或概率较低,可能没有预先的详细应对策略。这可能导致员工在遇到这类问题时缺乏有效的应急处理手段,进而引发安全事故。 宝钢冷轧工艺的清辊作业就是一个例子,由于涉及到人机协作,潜在风险较高。尽管公司会在常规操作规程中列出详细的防范措施,如切断电源、标准化停机位置、锁定设备面板等,但在特殊情况下,如带电清辊作业,这些措施并不一定能覆盖所有可能的异常情况。 因此,为了确保过程安全,企业需要强化对异常作业的识别。首先,通过定期风险评估和持续改进,识别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包括设备缺陷、人员技能不足、环境变化等。其次,建立和完善应急预案,针对不同类型的异常作业制定专门的应对措施,比如设置紧急停机机制、提供员工培训和演练、确保沟通渠道畅通等。 在实施控制措施时,企业应确保责任明确,执行到位。比如,宝钢事故中的三方挂牌制度虽有存在,但在液压缸仪表失灵的情况下,未能及时调整到异常作业的控制模式,忽视了对危险源的识别和控制措施的执行。此外,强调员工之间的协同和沟通也是关键,确保在异常作业过程中有正确的指导和支持。 总结来说,加强异常作业识别和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识别潜在危险、制定针对性预案、明确责任执行、加强员工培训和沟通,是保障企业生产过程安全的重要环节。通过这些措施,可以降低因异常作业带来的事故风险,提高整体的安全管理水平。"
2023-06-10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