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计算机系统结构与硬件基础

版权申诉
0 下载量 3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08 收藏 40KB PDF 举报
"计算机系统结构与硬件基础" 本文主要涵盖了计算机系统结构和硬件基础的相关知识,包括计算机的发展历程、逻辑元件类型、磁盘的作用、CPU组成、冯·诺依曼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不同代计算机的逻辑器件、计算机内部的数据处理以及存储器的分类。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详细阐述: 1.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从集成电路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变革,这一变革主要基于微处理器(C)。随着技术的进步,计算机的逻辑元件也发生了变化,从最初的分立元件,发展到小规模、中规模集成电路,再到目前广泛应用的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C)。 2. 磁盘的主要作用是存储文件(C),它不仅用于存储应用程序、用户数据,还包含了操作系统和其他系统文件。 3. CPU(中央处理器)主要包括控制器和运算器(B),它们负责处理计算机的指令和数据运算。 4. 冯·诺依曼计算机工作原理的核心是“存储程序”(B)和“程序控制”。存储程序概念是指预先将程序存入内存,然后由控制器按顺序执行。 5. 第三代计算机的逻辑器件采用了中、小规模集成电路(B)。 6. 计算机工作时,控制器(B)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进行分析,并发出控制信号来协调整个系统的运行。 7. “机器数”的字长是指机器数的二进制位数(B),这决定了计算机能表示的数据范围和精度。 8. ROM(只读存储器)的中文名称是C,它用于存储固定的系统信息或程序,即使断电也不会丢失数据。 9. 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C)五大部分组成。 10. 微处理器集成了运算器和控制器(A)在一个芯片上,形成一个独立的处理单元。 11. 系统总线由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C)组成,它们分别负责传输地址信息、数据信息和控制信号。 12. CPU与其它部件之间传送数据是通过数据总线(A)实现的,而传送地址则是通过地址总线(A)完成。 这些基础知识构成了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础,对于理解和操作计算机至关重要。了解这些概念有助于深入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对于计算机科学的学习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