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单光子雪崩二极管的TCAD模拟研究
10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9
2
收藏 607KB PDF 举报
"这篇研究论文详细探讨了一种新颖的单光子雪崩二极管(Single-Photon Avalanche Diode, SPAD)的设计,该设计利用了P+-SEN结和低浓度的N型掺杂圆形虚拟保护环。"
在本文中,作者们提出了一种新的SPAD器件,其特征在于拥有一个P+-SEN结,并且SE(肖特基-发射极-掺杂层)层含有高浓度的N型掺杂。这种设计导致SPAD的击穿电压降低,约为14.26伏,这使得设备能在较低电压下工作,提高了能效。此外,设计中的低浓度N型掺杂有助于防止过早的雪崩效应,从而提高器件的稳定性。
一个关键创新点是采用了一个高效的、狭窄(约2微米)的圆形虚拟保护环。这个保护环能承受更高的电场,有效地防止边缘击穿,这是SPAD器件中常见的问题。同时,由于其小尺寸,它对填充因子的增加影响较小,这意味着器件的光收集效率几乎不受影响,保持了高性能。
为了验证这种新型SPAD设计的特性和性能,研究人员进行了Silvaco TCAD(Technology Computer-Aided Design)仿真。Silvaco TCAD是一个广泛使用的工具,用于模拟半导体器件的行为,包括电荷输运、热效应和光学特性等。通过这些仿真,作者们能够分析和预测SPAD在实际操作条件下的表现,从而优化设计并解决潜在问题。
关键词:单光子雪崩二极管(SPAD),保护环,Silvaco TCAD
1. 引言
单光子雪崩二极管作为一种重要的光电探测器,广泛应用于量子光学、成像、光通信等领域。其独特的能力在于能检测到单个光子,使得在低光照条件下和高速光信号处理中有卓越的表现。然而,传统SPAD的设计往往面临边缘击穿、高击穿电压和低填充因子等问题。本研究提出的新型SPAD设计旨在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
通过这项工作,作者们展示了如何通过创新的结构设计和TCAD仿真技术来优化SPAD的性能。这种优化设计不仅有望提升SPAD的光子检测效率,还能降低功耗,从而在未来的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深空探测等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2346 浏览量
108 浏览量
2024-12-10 上传
2024-10-29 上传
367 浏览量
2024-12-29 上传
2024-10-29 上传

weixin_38540782
- 粉丝: 4

最新资源
- Delphi实现日期生成的函数教程
- 掌握Linux常用命令的终极指南
- C# WinForms时间同步功能实现代码解析
- 高通平台外围设备在线调试技术介绍
- MSSQL数据库连接驱动jar包详解
- 深入解析桥接模式的设计与应用
- Android通过HTTP上传文件的源代码解析
- UNISA-ICT3715: Java编程基础与实践课程解析
- MATLAB中文帮助手册 - 语言及函数使用指南
- 深入探索Swing复杂控件:JTree、JMenu、JTable等
- 毛刷式铁屑清理装置的行业应用与设备特点
- VS2005新功能集成的C#版OA系统源码解析
- Next.js入门教程与Vercel部署指南
- 配色工具:网站开发者的颜色搭配神器
- Linux常用代码库精华总结与应用指南
- 淘图宝工具:一键批量生成手机详情页图片,提高网店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