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区外导弹突防效能模型与低空穿透策略

需积分: 9 6 下载量 6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9 收藏 181KB PDF 举报
本文档深入探讨了"防区外发射空地导弹突防效能分析"这一主题,发表于1999年11月的《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第11期。作者韩志刚、孙隆和佟明安来自西北工业大学电子工程系,他们针对这种新型空对地导弹的作战特点,构建了一种突破性效能模型。该模型着重考虑了低空突防策略,利用概率分析方法对防区外导弹的突防能力进行了详尽评估。 防区外发射空地导弹,作为新一代武器系统,根据攻击距离可以划分为远距(如巡航导弹)和中距(防区外发射战术武器)两种类型。巡航导弹因其复杂的技术特性,包括先进的弹载飞控系统、目标探测能力和复合制导技术,使其在突防效能上具备更高的要求。文章的关键点在于分析这些技术如何影响导弹的生存性和打击效果,尤其是在地形跟随、地形回避和威胁回避等策略下。 论文的核心内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突防效能模型**: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全面的模型,旨在量化防区外发射空地导弹在不同战术条件下的突防能力,这涉及到导弹的飞行路径规划、机动性能以及对抗敌方防御系统的能力。 2. **低空突防策略**:论文强调了在实际战场环境中,低空突防的重要性,通过模拟和分析,展示了如何利用低空优势来提高导弹的突防成功率,降低被拦截的风险。 3. **概率分析法的应用**:研究者运用概率论的方法,对导弹突防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进行量化,为评估突防效能提供了科学依据。 4. **提升作战效能**:论文提出的总体方案旨在为我国防区外发射空地导弹的发展提供一个综合性的效能分析框架,帮助改进导弹的设计和战术应用,提高其在实际冲突中的生存和打击效果。 5. **关键词解析**:突防效能、防区外发射空地导弹、地形跟随、地形回避和威胁回避是论文讨论的重点关键词,反映了研究的核心概念和技术关注点。 这篇论文不仅提供了理论分析,还可能对未来武器系统的研发和战术决策具有实际指导意义,有助于提升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水平和战略防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