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原理:语义分析与二维数组存放方式

需积分: 48 7 下载量 7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0 收藏 1.48MB PPT 举报
本资源主要探讨了编译原理中的语义分析和中间代码生成,特别是针对二维数组的存储方式以及在编译过程中的应用。在编译器设计中,语义分析是关键步骤,它包括静态语义检查和动态语义处理,确保源代码符合语义规则并生成相应的中间或目标代码。 在二维数组的存储方面,数组可以按行或按列存放。如果按行存放,可以通过计算数组元素A[i1, i2]的相对地址来进行访问。地址计算公式为:base + ((i1 - low1) * n2 + i2 - low2) * w,其中base是数组的基地址,n2是数组的列数,i1和i2分别是元素的行索引和列索引,low1和low2是数组的行和列的下标,w是数组元素的字节数。通过这个公式,可以方便地定位到二维数组中的任意元素。 在编译器的逻辑结构中,编译过程被划分为前端和后端处理。前端处理包括词法分析、语法分析和语义分析,而后端处理涉及中间代码生成和代码生成。语义分析的任务主要是进行静态语义检查,检查源代码的静态语义是否正确,同时动态语义处理负责生成中间或目标代码。 语法制导翻译是实现语义分析的一种方法,它利用属性文法来描述语义信息。属性文法为文法的每个符号分配属性,这些属性可能包含类型、值、代码序列等信息。属性分为综合属性和继承属性,前者自底向上传递信息,后者自顶向下传递。每个产生式都有相应的语义规则,指导属性的计算和处理。 此外,符号表在语义分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提供了类型、作用域等信息,支持编译器进行类型检查和代码生成。在语法分析过程中,符号表随着分析的进程不断更新,记录了每个标识符的相关信息。 中间语言是编译器生成的一种抽象机器码,它独立于特定的硬件平台,简化了编译器的设计。中间代码生成阶段将源代码转换为中间代码,这使得编译器能更专注于语义的正确性,而不是特定机器的指令集。 本资源深入介绍了编译器设计中的语义分析和中间代码生成,包括二维数组的存储模型、属性文法的概念及其在语法制导翻译中的应用,以及符号表在编译过程中的作用。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编译原理和实际编译器工作流程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