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原理课程介绍与教学设计

需积分: 50 0 下载量 9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3 收藏 6.82MB PPT 举报
"自我介绍-编译原理课件(龙书为教材)" 这是一份关于编译原理的课件,由教师辛明影教授,他在计算机软件基础教研室工作,办公地点位于综合楼513,可以通过xmy63@sina.com或xmy63@126.com联系。助课教师包括洪晓鹏(综合楼614)和单丽丽(新技术楼608)。这份课件主要面向计算机学院的学生,基于龙书(《编译原理》的经典教材)的内容进行讲解。 课程的目的是介绍如何设计和构建程序设计语言的编译器,让学生理解从源代码到可执行程序的转化过程。学生需要具备形式语言与自动机、至少两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汇编语言以及数据结构等相关知识作为预备知识。 课件涵盖了以下主要内容: 1. 编译器的基本结构:探讨编译器的整体架构和组成部分,如何协同工作完成编译任务。 2. 高级语言及其语法描述:详细讲解各种高级编程语言的语法特性,以及如何进行形式化描述。 3. 词法分析器:解释如何识别源代码中的词汇单元,将其转化为符号表供后续阶段使用。 4. 语法分析技术:讨论如何通过上下文无关文法或上下文敏感文法分析源代码的结构。 5. 语法制导翻译与中间代码:阐述如何通过语法规则指导翻译,并生成便于优化的中间代码。 6. 存储分配问题:讨论程序运行时内存管理策略,如栈、堆的使用和对象生命周期管理。 7. 代码优化:介绍如何改进中间代码,提高目标代码的效率,包括删除冗余计算、局部化变量等。 8. 目标代码生成:讲解如何将中间代码转换为目标机器的指令集,以便于硬件执行。 在教学设计上,课程采用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方法,结合问题驱动,将课程内容与实际应用平台相结合。实验环节用于拓展课堂理论,强调“精讲多练”,并确保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的连贯性。教学目标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编译器的工作原理,理解编译过程的各个阶段,包括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并能够实现简单的编译器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