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系统层次结构与局部性原理

需积分: 5 0 下载量 12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7 收藏 937KB PPTX 举报
"该资源是东南大学计算机学院的‘计算机组织与结构’课程的第三章内容,由徐造林主讲,主要涵盖了存储系统的层次结构、半导体存储器、主存、高速缓存和虚拟存储器等多个核心知识点。" 在计算机科学中,存储系统是计算机硬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程序的执行效率和数据的存储起着关键作用。本章首先介绍了存储器的分类,根据存储介质,可以分为半导体器件(如SRAM和DRAM)、磁性材料(如硬盘)和光介质(如CD-ROM)。按照存取方式,存储器可分为随机存取(RAM)和顺序存取(如磁带)。而按照应用功能,有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和高速缓存等。 存储器的技术指标主要包括存储容量、存取速度和传输速度。存储容量通常以字节(B)为单位,存取速度则通过存取时间和存取周期来衡量,而传输速度通常用带宽表示,即每秒能传输的数据量。 接着,层次结构存储系统被引入,这是解决速度、容量和价格之间矛盾的关键。层次结构基于程序访问的局部性原则,即时间局部性和空间局部性。时间局部性意味着最近使用的数据很可能在未来再次被使用,而空间局部性是指数据的邻近部分也可能会被频繁访问。因此,层次结构通常包括高速缓存(Cache)、主存和辅助存储器(如硬盘),形成Cache-主存-辅存的结构,以满足快速、大容量和低成本的需求。 半导体存储器中,SRAM和DRAM是两种常见的类型。SRAM具有较快的访问速度但成本高,适合做高速缓存;DRAM则容量大但速度较慢,通常作为主存使用。DRAM还需要定期刷新以保持数据完整性。而ROM是只读存储器,用于存储固定的系统信息或程序。 主存是计算机中的核心存储部件,其基本组成包括存储单元、地址译码器、数据输入/输出电路等。主存的设计需考虑逻辑设计和与CPU的连接,以及如何通过提高访存速度的技术来优化性能。 高速缓存(Cache)是提升系统性能的关键,其工作原理基于局部性原理,通过地址映射将常用数据保存在高速缓存中。地址映射策略决定了如何将主存地址映射到Cache,常见的有直接映射、组关联映射和全关联映射。替换算法则决定当Cache满时如何选择数据移出,例如LRU(最近最少使用)和LFU(最不经常使用)等。而写策略如Write-through和Write-back则处理数据更新时的处理方式。 虚拟存储器(Virtual Memory, VM)是另一个重要的概念,它通过将物理内存和磁盘空间组合成一个更大的逻辑内存空间,使得程序可以运行在比实际物理内存更大的地址空间上。VM的存储管理方式包括分页和分段,而其实现涉及到页表、页替换算法和地址转换机制。 这一章深入讲解了存储系统的核心概念和技术,对于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和优化性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