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器分层模型揭秘:从龙芯到微架构

需积分: 0 26 下载量 16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4 收藏 9.66MB PPT 举报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处理器的分层模型,并通过‘大话处理器’的叙述方式,生动地讲解了处理器的相关知识。文章提到了处理器的三个层次:Architecture(体系结构)、Microarchitecture(微架构)和物理实现,分别对应处理器的外表、内心和实际制造过程。此外,文中还涉及到MIPS架构和龙芯处理器,以及处理器在计算机系统中的重要性。通过讲述历史上的计算机先驱,如查尔斯·巴贝奇、阿兰·图灵、冯·诺依曼和爱达·拜伦的故事,强调了他们在计算机发展史上的贡献。最后,文章还简述了计算机从军用到民用的发展历程,包括大型机、小型机和PC机的演变。" 处理器的分层模型是理解其工作原理的关键。首先,Architecture(体系结构)定义了处理器的功能和操作规则,它决定了软件开发者可以使用什么样的指令集和编程模型。这个层次是程序员所看到的接口,它对外公开了处理器的能力,比如MIPS指令集,这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精简指令集(RISC)架构,龙芯处理器就是基于这一架构设计的。 Microarchitecture(微架构)则是处理器内部的设计实现,它关注如何高效地执行Architecture规定的指令。微架构涉及到了诸如缓存、执行单元、控制逻辑等组件的设计,这些决定了处理器的速度、功耗和性能。例如,处理器的“肚量”——Cache,是用来提高数据访问速度的临时存储空间,它位于处理器和主内存之间,能显著提升计算效率。 物理实现则指处理器的具体制造过程,包括使用何种工艺,如20nm集成电路工艺,这影响着处理器的尺寸、能耗和集成度。 文章还提及了计算机发展史上的一些关键人物和事件,如冯·诺依曼提出的“存储程序”概念,这是现代计算机的基础,使得程序可以被存储在内存中,由计算机自动执行。此外,华人对计算机领域也做出了重要贡献,如朱传榘参与了ENIAC的设计,王安发明了磁芯存储器并创立了王安电脑公司。 随着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从早期的军用和科研用途逐渐普及到家庭,经历了大型机、小型机到个人计算机(PC机)的转变,这标志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使得它们成为了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