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应用层协议与计算机网络习题解析

需积分: 9 4 下载量 13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29 收藏 245KB DOC 举报
"这是一份关于计算机网络复习的习题集,包含了填空题、单选选择题和问答计算题,覆盖了TCP/IP协议、OSI模型、网络层次结构、分组交换与电路交换的区别、RFC文档含义以及面向连接与无连接服务等内容,适合备考或自我提升使用。" 详细知识点: 1. TCP/IP协议栈中,应用层是最高层,它包含了一系列用于应用程序的协议,如HTTP、FTP、SMTP等。在这个层次,客户是服务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提供方。 2. IBM公司在1974年公布的网络体系结构是指TCP/IP协议族的前身,这一事件对后来的互联网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3. 通信线路的带宽指的是通信线路上允许通过的信号频率范围,通常以赫兹(Hz)为单位,它是衡量网络数据传输速率的一个关键参数。 4. 数据报是TCP/IP中传输层的数据单元,当一个较长的报文被分割成等长数据段并加上首部后,就形成了数据报,以便在网络中传输。 单选选择题解析: 1) 第2层是数据链路层,负责物理地址寻址和错误检测;第4层是传输层,主要负责端到端的数据传输,如TCP和UDP协议。 2) PPP协议不属于TCP/IP的应用层协议,而是数据链路层的协议。 3) TCP/IP协议有4层体系结构,分别是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 4) 世界上第一个分组交换网是ARPAnet,是互联网的早期形式。 5) RFC代表“Request For Comment”,是互联网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标准草案。 6) 电路交换不采用存储转发技术,而分组交换使用该技术。分组交换在现代计算机网络中广泛应用,而序号颠倒是可能出现在分组交换中的现象。 问答计算题涉及知识点: 1) 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比较通常基于建连时间、传输时延和资源占用。在一定条件下,如果报文长度较短,分组交换的建连时间可以忽略,其时延可能小于电路交换的总时延(包括建连时间、传输时间和拆线时间)。 2) 面向连接服务(如TCP)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建立连接后进行数据交换,保证数据顺序和完整性,但有较高开销。无连接服务(如UDP)则快速、简单,不保证数据的顺序或可靠性,适用于实时通信或对延迟敏感的应用。 3) 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的计算涉及数据长度、发送速率和传播速度。从结果可以看出,数据发送速率越高,发送时延越短;数据长度对传播时延的影响取决于距离和速度,传播时延与数据长度无关。 4) 数据报的长度和网络传输速率影响着发送时延,长度越长,发送时延越大;速率越高,发送时延越小。这反映了网络性能和传输效率的关系。 这些习题涵盖了计算机网络的基础概念和关键原理,对理解和掌握网络通信机制至关重要。通过解答这些问题,可以帮助学习者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应对考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