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SM的远程智能心电监护系统:设计与关键技术

需积分: 12 19 下载量 15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0 收藏 7.57M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讨论的是心电图的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以及如何将其应用于远程心电监护系统的设计与研究。心电图是医学中用于评估心脏电活动的重要工具,它包括P波、Ta波、QRS波群、T波和各种间期如P-R间期和Q-T间期。正常情况下: 1. P波:呈现为钝圆形,宽度不超过0.1秒,振幅不超过0.25毫伏。异常的P波可能反映心房肥大。 2. Ta波:方向与P波相反,通常很微弱,波幅约0.05-0.1毫伏。长时间看不到Ta波,可能是房室分离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标志。 3. QRS波群:正常成年人时间范围为0.06-0.10秒,儿童为0.04-0.08秒,延长可能指示心室肥大或传导阻滞。 4. T波:圆钝且持续时间长,幅度应至少是R波的1/10。低平或倒置提示可能存在心肌缺血或低血钾。 5. P-R间期:正常成人范围为0.12-0.20秒,延长表示房室传导问题,常见于房室传导阻滞。 6. Q-T间期:正常成人范围为0.32-0.44秒,延长可能表明心动过缓、心肌损伤、心脏肥大、心力衰竭、低血钙等问题。 文章重点介绍了基于GSM网络的无线智能心电监护系统,这个系统集成了本地智能报警、远程实时监测和诊断功能,特别适用于心脏病和高血压患者,能够实时监控院外患者的心电异常并发送警报。系统采用HK-2000B型传感器收集心电信号,ARM7处理器处理数据,运用LM算法滤除低频信号,采用差分阈值法检测R波,并通过TC35GSM短信模块实现无线传输。此外,还探讨了利用手机语音模块传输心电数据的可能性。系统服务器端由SIM/GSM模块和PC机组成,通过声卡和串口接收数据,并使用Visual Basic编写终端软件,进行数据展示、分析、远程诊断,以及存储患者数据的Access2003数据库管理。 本研究不仅关注心电图技术本身,更强调其在远程医疗和监护中的实际应用,对于提升医疗服务的便捷性和效率,尤其是对于慢性疾病和高风险患者管理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