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构多核处理器并行代价模型优化加速并行循环
需积分: 50 6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1
收藏 352KB PDF 举报
"面向异构多核处理器的并行代价模型是针对现有并行计算模型在处理异构多核环境中的局限性而提出的一种优化方案。该模型旨在精确量化计算核心的运算能力、存储访问延迟以及数据传输成本对循环并行执行时间的影响,从而提升加速并行循环的识别准确性。通过实验验证,该模型能够有效地识别出可以加速的并行循环,并为后端生成并行代码提供依据,进而提升并行程序在异构多核处理器上的运行效率。此研究发表于《计算机应用》2013年第33卷第6期,由黄品丰等人完成,并被中国分类号1714和文献标志码A标识。"
本文深入探讨了并行计算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即如何适应异构多核处理器的特性来优化并行程序。传统的并行代价模型通常基于共享内存或分布式内存架构,对于异构多核处理器——这种包含不同类型的计算核心(如高性能CPU核心和低功耗GPU核心)的架构——它们可能无法提供最佳的性能预测。因此,作者提出了一种新的并行代价模型,这个模型特别考虑了异构环境下的计算核心差异、存储访问特性和数据传输开销。
模型的核心在于量化这些关键因素对并行执行时间的影响。计算核心的运算能力包括其处理速度和指令集的复杂性,这些都会影响到并行任务的执行效率。存储访问延迟是指从内存读取或写入数据所需的时间,这是影响并行性能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数据密集型任务中。数据传输开销则涉及到不同核心间的数据交换,这在异构环境中尤为显著,因为不同的核心可能拥有不同的缓存层次和通信机制。
通过这个模型,研究人员能够更准确地识别出那些可以通过并行化来加速的循环,这些循环可能是程序性能瓶颈的关键所在。一旦识别出来,这些信息可以被用来指导编译器生成优化的并行代码,减少不必要的数据传输,提高计算效率。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它成功地提升了并行程序在异构多核处理器上的执行速度。
这篇论文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工具,有助于开发人员和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和优化异构多核环境下的并行程序,为未来并行计算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个模型不仅适用于学术研究,也对工业界开发高效并行应用具有实际意义。
2021-09-25 上传
2021-09-25 上传
2021-09-25 上传
2022-06-09 上传
2021-09-25 上传
2021-09-25 上传
102 浏览量
148 浏览量
110 浏览量

weixin_38554193
- 粉丝: 4

最新资源
- 三维图像处理在岩心裂缝识别中的应用研究
- 探索不规则三角网算法及其GIS应用
- Android实现3D图片翻转效果技术解析
- ASP.NET大作业制作的简易留言板教程
- Android基础图形操作:动态添加与删除圆形
- 数据库SQL应用实验:表操作全面解析
- 探索C语言fastcgi库libfcgi的实现原理
- C#开发的酒店管理系统源码及其文件结构
- C语言编码H264视频转换为MP4格式
- C++编程实践与技巧解析
- Java课程选修系统JDK6.0操作指南
- 使用Kotlin仿微信朋友圈功能的ExpandableTextView介绍
- 深入解析欧洲安装总线(EIB)协议
- Openlayers HikeExample 示例教程与文件分享
- 网页版ASN.1中文文档资料汇总
- MariaDB Java客户端1.3.3版本发布及组件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