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遥感图像解译:特点与判读技巧

需积分: 50 27 下载量 10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0 收藏 9.25MB PPT 举报
"微波影像的特点与遥感图像目视解译" 微波影像的特点显著区别于传统的光学遥感图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非中心投影方式:微波遥感,特别是侧视雷达,采用的是非中心投影方式成像,这与我们常见的摄影机中心投影方式截然不同。这种投影方式导致了图像的几何形状和真实地物的形状存在差异。 2. 分辨率特性:微波影像的分辨率由两个因素决定,即斜距分辨率和方位向分辨率。斜距分辨率受制于雷达发射的脉冲延迟时间,决定了图像沿雷达视线方向的细节程度;方位向分辨率则由雷达天线的波束宽度控制,影响了图像在垂直于雷达视线方向的分辨率。 3. 比例尺畸变:由于非中心投影,微波影像在横向(水平方向)会产生比例尺畸变,这意味着图像上不同位置的地物实际尺寸可能会有所不同。 4. 地形起伏位移:微波遥感图像会受到地形起伏的影响,表现为地物位置的偏移。这是因为雷达波在斜射时会受到地形的折射和反射,使得图像上地物的位置与实际位置有所偏差。 遥感图像的目视解译,又称判读,是一种重要的地物识别方法。解译过程涉及以下几个关键概念: - 遥感图像解译定义:通过分析遥感图像的影像特征,结合目标的光谱、空间位置以及时间变化信息,识别出图像上的地物,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 解译本质:解译者利用图像数据,结合专业知识、地理区域知识以及遥感系统知识,确定地物的位置、类型和数量。例如,地质学家在遥感图像上寻找矿产时,需要理解地质构造、植被分布等相关知识。 - 解译的挑战:遥感图像通常呈现“顶视”视角,与日常生活中的透视观察不同;图像可能使用了可见光以外的电磁波段,导致地物特征表现独特;比例尺和分辨率可能与实际场景有异,需要通过训练和比对来适应。 - 解译背景知识:包括对特定学科的专业知识(如地质、气候等),地理区域的特征(如地方性景观),以及对遥感系统的理解(如传感器类型、波段选择、分辨率等)。 微波影像的特性使得其在遥感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如穿透云雾和夜间观测能力,而目视解译则是理解和利用这些影像信息的关键手段。解读者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背景,才能准确地从复杂的图像特征中提取有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