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PBA/PMMA核壳颗粒动态光散射特性研究
需积分: 9 19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2
收藏 128KB PDF 举报
"这篇论文是2004年由李丰果、杨冠玲和何振江发表在《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上的,探讨了纳米级PBA/PMMA核壳颗粒的动态光散射特性。研究使用动态光散射仪分析了聚丙烯酸丁酯(PBA)作为核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作为外壳的双层结构颗粒的散射光,并通过粒径分布的测量进行了理论计算。"
正文:
动态光散射(DLS)是一种广泛用于研究纳米粒子大小和分布的技术,它利用光散射原理来探测微小颗粒的布朗运动。在这篇论文中,研究者专注于PBA/PMMA核壳颗粒,其中PBA形成内部核心,而PMMA构成外部壳层。这种双层结构的颗粒在纳米材料科学中具有重要应用,如药物传递、传感器和光电材料等。
论文指出,通过动态光散射仪对这些核壳颗粒进行角度散射光的测量,可以获取粒径分布信息。动态光散射的基本原理是,当激光照射到悬浮在溶液中的颗粒时,颗粒的随机热运动会导致散射光的强度随时间波动。通过对这些波动进行傅里叶变换,可以推算出颗粒的平均大小和大小分布。
然而,论文也提到了一个关键的观察结果,即测量得到的粒径分布与理论计算结果在前向散射和后向散射中存在显著差异。前向散射通常对应于大颗粒的散射,而后向散射则更敏感于小颗粒。研究者解释说,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于动态光散射仪的反演算法在处理数据时,剔除了占比较小的大颗粒导致的。反演算法是一种从散射信号中重构粒径分布的方法,有时可能会忽略或低估那些贡献相对较小的颗粒群体。
此外,论文还强调了光散射特性的关键因素,包括颗粒形状、折射率差异、浓度和溶液环境等,这些都会影响散射光的强度和方向。在PBA/PMMA核壳颗粒中,由于核心和壳层材料的不同光学性质,散射光的模式可能会更加复杂。
总结起来,这篇论文提供了关于纳米级PBA/PMMA核壳颗粒动态光散射特性的深入理解,揭示了实验测量与理论计算之间的差异,这有助于优化动态光散射技术的使用,以更准确地表征类似复合颗粒的粒径分布。同时,这也对改进纳米材料的设计和制备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特别是对于那些依赖于精确控制粒径和分布的纳米技术应用。
2010-03-29 上传
2022-09-15 上传
2021-05-17 上传
2021-05-16 上传
2021-05-11 上传
2019-01-31 上传
2020-12-09 上传
2017-05-19 上传
2021-06-17 上传
weixin_38506835
- 粉丝: 5
- 资源: 958
最新资源
- 前端协作项目:发布猜图游戏功能与待修复事项
- Spring框架REST服务开发实践指南
- ALU课设实现基础与高级运算功能
- 深入了解STK:C++音频信号处理综合工具套件
- 华中科技大学电信学院软件无线电实验资料汇总
- CGSN数据解析与集成验证工具集:Python和Shell脚本
- Java实现的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开发教程
- Change-OEM: 用Java修改Windows OEM信息与Logo
- cmnd:文本到远程API的桥接平台开发
- 解决BIOS刷写错误28:PRR.exe的应用与效果
- 深度学习对抗攻击库:adversarial_robustness_toolbox 1.10.0
- Win7系统CP2102驱动下载与安装指南
- 深入理解Java中的函数式编程技巧
- GY-906 MLX90614ESF传感器模块温度采集应用资料
- Adversarial Robustness Toolbox 1.15.1 工具包安装教程
- GNU Radio的供应商中立SDR开发包:gr-sdr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