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86实模式到保护模式源码详解:从MBR到主引导区示例

需积分: 50 31 下载量 18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8 收藏 1.13MB PDF 举报
本文档探讨了X86汇编语言从实模式(Real Mode)向保护模式(Protected Mode)的过渡,通过提供源代码来详细展示这一过程。实模式是早期X86架构的基础,它不具备现代操作系统所需的内存保护和多任务支持。在源代码(如文件c05_mbr.asm)中,可以看到作者John·YH展示了如何在主引导扇区(MBR)中设置基本的内存操作和控制,以准备进入保护模式。 在第5-6行,代码`mov ax, 0xb800`设置了指向文本模式显示缓冲区的地址,这是实模式下常见的操作,用于将数据输出到屏幕。接下来的几行通过`mov byte [es:offset]`指令逐个写入字符到内存,构建字符串"Labeloffset:”。 值得注意的是,这段代码并未直接涉及保护模式的初始化,因为主引导扇区的任务通常是加载操作系统引导装载程序(Loader),后者会负责引导进程到保护模式。在保护模式下,硬件提供了一组更复杂的指令集,包括段寄存器的使用、访问权限控制和分页机制等,这些都在操作系统内核中实现。 保护模式的核心特点是: 1. **段寄存器**:引入了段寄存器(如CS、DS、ES和SS等)来组织内存空间,使得程序可以独立于物理地址执行,提高了地址空间的利用率。 2. **分段和分页**:内存被划分为多个逻辑段,每个段有自己的基址和界限,允许程序在不同区域执行,并通过页表管理物理内存的访问权限。 3. **特权级**:保护模式有多个特权级别,每个级别有不同的权限,比如系统态(Ring 0)和用户态(Ring 3),防止恶意代码直接访问敏感系统资源。 4. **内存管理单元(MMU)**:硬件级别的内存管理单元实现了虚拟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转换,增强了内存安全性。 5. **错误处理和异常处理**:保护模式提供了更精细的错误处理机制,允许程序在遇到问题时执行特定的异常处理代码,而不是立即崩溃。 从源代码中的这部分内容来看,读者可以借此理解实模式与保护模式的基本概念差异,以及如何通过汇编语言逐步过渡到保护模式下的内存管理和控制。深入学习这部分内容对于理解X86架构的进化以及操作系统底层工作原理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