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中LDA与PCA数据压缩及判别分析方法

版权申诉
0 下载量 17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10-26 收藏 1KB RAR 举报
资源摘要信息:"LDA和PCA是数据降维和特征提取的常用算法,常用于模式识别和机器学习领域。LDA,全称为线性判别分析,是一种监督学习算法,主要用于分类问题,通过最大化类间距离和最小化类内距离来找到最佳的投影方向。PCA,全称为主成分分析,是一种无监督学习算法,主要用于数据预处理,通过正交变换将数据转换到新的坐标系中,使得数据在新的坐标系中的方差最大。在实际应用中,常常先使用PCA进行数据压缩,以减少计算量,然后再使用LDA进行特征提取和分类。" 知识点1:PCA(主成分分析) PCA是一种常用的数据降维技术,它通过正交变换将一组可能相关的变量转换成一组线性不相关的变量,这些新的变量称为主成分。在PCA过程中,最重要的步骤是计算数据的协方差矩阵,然后求解该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特征向量决定了数据转换的方向,而特征值则表示了在每个主成分方向上的数据方差大小。通常,我们会选择最大的几个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因为这些方向上的数据方差最大,能够尽可能地保留原始数据的信息。PCA不仅可以用于数据压缩,还可以用于数据的去噪和可视化。 知识点2:LDA(线性判别分析) 与PCA不同,LDA是一种监督学习的分类算法,它需要知道数据的类别信息。LDA的主要目的是找到一个线性判别函数,使得同类样本的投影点尽可能接近,而不同类样本的投影点尽可能远离。LDA通过最大化类间散度矩阵与类内散度矩阵的比值来寻找最佳的投影方向,这个比值可以理解为类间距离与类内距离的比。LDA在处理高维数据时尤其有效,它不仅能够降维,还能够提高分类的准确性。 知识点3:PCA与LDA的结合使用 在实际应用中,尤其是在处理大规模数据集时,先使用PCA进行数据压缩可以减少后续处理的数据量,从而降低计算成本。PCA压缩后,虽然数据的维度降低了,但是仍然保留了大部分的信息。之后,可以利用LDA进行特征提取和分类,因为LDA需要在相对较低维度的空间中操作,以减少计算复杂度。通过这种顺序组合,既保证了数据处理的效率,又能尽可能地保留对分类有用的信息。 知识点4:Matlab在LDA和PCA中的应用 Matlab提供了丰富的函数库用于实现PCA和LDA算法。例如,在给定的文件信息中,"LDA.m"很可能是Matlab中实现线性判别分析的M文件。Matlab中的函数如`pca`和`lda`可以直接调用进行主成分分析和线性判别分析。在使用这些函数时,用户需要提供数据矩阵以及类别标签(对于LDA),然后函数会返回主要的成分、特征值、以及在新的特征空间中的数据投影等。通过编写Matlab脚本和函数,可以实现数据的预处理、特征提取和分类等复杂操作。 知识点5:LDA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LDA在许多实际问题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人脸识别、文本分类、生物信息学和医学诊断等领域。在这些领域中,通过LDA可以有效地找到能够代表原始数据特征的线性组合,从而实现对数据的分类和识别。例如,在人脸识别中,LDA可以用来提取能够区分不同人脸的关键特征;在文本分类中,LDA可以用来发现文本数据的潜在主题结构。由于LDA的这种能力,使得它成为许多领域的研究热点,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把这段代码的PCA换成LDA:LR_grid = LogisticRegression(max_iter=1000, random_state=42) LR_grid_search = GridSearchCV(LR_grid, param_grid=param_grid, cv=cvx ,scoring=scoring,n_jobs=10,verbose=0) LR_grid_search.fit(pca_X_train, train_y) estimators = [ ('lr', LR_grid_search.best_estimator_), ('svc', svc_grid_search.best_estimator_), ] clf = StackingClassifier(estimators=estimators, final_estimator=LinearSVC(C=5, random_state=42),n_jobs=10,verbose=1) clf.fit(pca_X_train, train_y) estimators = [ ('lr', LR_grid_search.best_estimator_), ('svc', svc_grid_search.best_estimator_), ] param_grid = {'final_estimator':[LogisticRegression(C=0.00001),LogisticRegression(C=0.0001), LogisticRegression(C=0.001),LogisticRegression(C=0.01), LogisticRegression(C=0.1),LogisticRegression(C=1), LogisticRegression(C=10),LogisticRegression(C=100), LogisticRegression(C=1000)]} Stacking_grid =StackingClassifier(estimators=estimators,) Stacking_grid_search = GridSearchCV(Stacking_grid, param_grid=param_grid, cv=cvx, scoring=scoring,n_jobs=10,verbose=0) Stacking_grid_search.fit(pca_X_train, train_y) Stacking_grid_search.best_estimator_ train_pre_y = cross_val_predict(Stacking_grid_search.best_estimator_, pca_X_train,train_y, cv=cvx) train_res1=get_measures_gridloo(train_y,train_pre_y) test_pre_y = Stacking_grid_search.predict(pca_X_test) test_res1=get_measures_gridloo(test_y,test_pre_y) best_pca_train_aucs.append(train_res1.loc[:,"AUC"]) best_pca_test_aucs.append(test_res1.loc[:,"AUC"]) best_pca_train_scores.append(train_res1) best_pca_test_scores.append(test_res1) train_aucs.append(np.max(best_pca_train_aucs)) test_aucs.append(best_pca_test_aucs[np.argmax(best_pca_train_aucs)].item()) train_scores.append(best_pca_train_scores[np.argmax(best_pca_train_aucs)]) test_scores.append(best_pca_test_scores[np.argmax(best_pca_train_aucs)]) pca_comp.append(n_components[np.argmax(best_pca_train_aucs)]) print("n_components:") print(n_components[np.argmax(best_pca_train_aucs)])

2023-07-22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