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编程实践:模式分类第二版配套手册

4星 · 超过85%的资源 需积分: 10 147 下载量 18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2 收藏 1021KB PDF 举报
"该资源是MATLAB版的计算机手册,配套《Pattern Classification》第二版,主要涉及模式识别和分类的算法实现。" 这篇MATLAB代码是用于模式分类的一个训练过程,它采用了一种迭代更新权重的策略来优化分类器。在代码中,可以看到以下几个关键知识点: 1. **随机梯度下降法 (Stochastic Gradient Descent, SGD)**: 通过`eta*phi*gamma(win_width*abs(net_k-y_star))'`更新权重`W`,这里`eta`是学习率,`dW`是梯度,`phi`是特征向量,`net_k`是当前样本的网络响应,`y_star`是对应的最大响应索引。SGD是机器学习中常用的优化算法,用于最小化损失函数。 2. **权重归一化**: `W=W./(ones(D,1)*sqrt(sum(W.^2)))`这一步是对权重进行L2范数归一化,目的是防止权重过大导致训练过程不稳定,同时有助于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 3. **指数退火 (Exponential Annealing)**: `eta=eta*deta;` 这一行展示了学习率`eta`的调整,通常在训练初期设置较大的学习率,随着迭代次数增加逐渐减小,以更好地收敛到全局最优解。 4. **决策边界 (Decision Boundary)**: `label(i)=find(net_k==max(net_k));` 这部分代码确定了每个样本的分类,通过比较网络响应`net_k`与所有类别的最大响应。 5. **聚类中心 (Cluster Centers)**: 代码中用到了`centers=zeros(D,Nmu);`来存储聚类中心,通过计算特征向量的均值来更新这些中心,这可能涉及到K均值(K-Means)或类似聚类算法。 6. **可视化 (Visualization)**: `plot_process(centers)`这部分用于显示每个迭代步骤中的聚类中心分布,帮助理解模型的训练进展。 7. **目标变量计算**: `targets(i)=sum(train_targets(in))/length(in)>.5;` 这里根据类别`label`计算平均目标变量,并判断是否大于0.5来确定新特征的类别。 8. **处理不均衡数据**: 在计算目标变量时,如果某类样本为空,代码将设置`targets(i)`为`NaN`,表明这类在训练集中不存在。 整个程序的结构是基于迭代进行的,每次迭代包括权重更新、聚类中心计算、以及训练过程的监控。这个算法可能是支持向量机(SVM)、神经网络或其他某种模式识别模型的一部分,具体的模型取决于上下文中的其他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