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2+掺杂Ba3Si6O9N4磷光体的制备与发光特性研究

0 下载量 15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6 收藏 201KB PDF 举报
"Ba3Si6O9N4:Eu2+磷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质的表征" 本文主要探讨了一种新型的荧光磷光体——Ba3Si6O9N4:Eu2+,它通过两步合成工艺制备而成,其中BaSiO3作为前驱体。这种磷光体在高温度固态反应下形成,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荧光光谱仪光度计(PL)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两步法有助于改善Ba3Si6O9N4:Eu2+磷光体的相纯度并提高其结晶度。 在XRD分析中,观察到两步法合成的磷光体具有更优的晶相结构,这表明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促进目标化合物的形成。同时,荧光光谱分析揭示了Eu2+掺杂对磷光体发光性质的影响。当Eu2+的掺杂量为9%时,样品获得了最大荧光强度,这表明存在一个优化的掺杂浓度,以实现最佳发光性能。 文章还涉及了浓度猝灭现象的计算,通过计算得出猝灭距离为18.71埃。浓度猝灭是指荧光物质中激活剂浓度增加导致荧光强度下降的现象,通常由于非辐射跃迁或能量转移引起。在这个距离内,Eu2+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导致了荧光效率的降低。 此外,对比两种不同合成方法(两步法和高温固态法)的发射光谱,可以观察到它们的发射特性差异。这些差异可能源于合成过程中晶格参数、缺陷状态以及Eu2+离子在晶格中的位置等因素的改变。进一步的研究可能涉及到对这些光谱特性的详细解释,以理解Eu2+离子在Ba3Si6O9N4基质中的能级结构和能量传递机制。 Ba3Si6O9N4:Eu2+磷光体因其独特的荧光性质,特别是在蓝绿光区域的发射,可能有潜力应用于各种光电子设备,如LED照明和显示技术。这些磷光体的制备方法和发光性能的研究对于优化材料性能和开发新型高效发光材料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调整掺杂浓度和合成条件,可以进一步探索其在节能照明和光学通信等领域的应用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