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学习:40个基础实验——闪烁灯制作
下载需积分: 0 | PDF格式 | 2.29MB |
更新于2025-01-09
| 111 浏览量 | 举报
"初学单片机必会40个基本实验"
初学者在接触单片机编程时,通过一系列基础实验能快速理解并掌握单片机的工作原理与应用。这40个实验主要以实践为主,旨在让学习者在动手操作中熟悉单片机的编程与硬件交互。
第一个实验是"闪烁灯",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入门实验,用于演示单片机控制硬件的能力。实验的目标是让连接在P1.0端口上的发光二极管L1按照0.2秒的周期交替点亮和熄灭。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了解以下几个关键知识点:
1. 电路原理:将单片机的P1.0端口与发光二极管L1相连,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到P1.0,阴极接地,这样当P1.0输出高电平时,二极管截止,不发光;输出低电平时,二极管导通,发光。
2. 延时程序设计:由于单片机执行指令速度快,要实现0.2秒的延时,需要编写循环结构的延时子程序。这里利用12MHz的晶振频率计算出每个机器周期的时间,然后通过DJNZ指令(减一并跳转)进行循环计数,达到所需的延时。例如,当R6设置为20,R7设置为248时,可以实现10ms的延时。
3. 输出控制:通过SETB和CLR指令来改变P1.0端口的状态,SETB P1.0使得P1.0输出高电平,使二极管熄灭;CLR P1.0则输出低电平,二极管点亮。
4. 程序设计:汇编语言源程序中,从START标签开始,先用CLR指令清零P1.0,然后调用延时子程序DELAY,接着用SETB指令使P1.0置位,再次调用延时子程序,最后跳转回START,形成无限循环。C语言源程序则使用头文件#include<reg51.h>,通过定义函数或直接在主函数中编写类似的逻辑。
5. 程序流程:实验中的程序框图展示了程序的执行流程,从启动到延时再到输出状态改变,最后返回延时子程序,循环执行。
通过这个实验,初学者能够了解到单片机如何通过编程控制硬件,以及如何编写延时程序。随着后续更多实验的进行,学习者将逐步掌握更多单片机控制、中断、串行通信等高级功能,从而为更复杂的项目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关推荐
gu_87_2008
- 粉丝: 6
- 资源: 7
最新资源
- 用友ERP-U8企业应用套件V860销售培训
- kab2wl-开源
- ProjectWeek1_Hangman_17
- quarkus-webassembly-jdk11:Quarkus 和 Webassembly(使用 Teavm)测试
- 新手-开发人员:白山问题解决
- VC++ 6.0.rar
- TStone-开源
- aip-java-sdk-4.11.1.jar包.zip
- 基于JavaWeb实现网上招标平台【系统+数据库】
- 工伤保险培训:工伤保险的概念及工伤保险基金
- alexxy:alexxy的一些随机进行中的工作
- bagi.me:BAGI.ME 是一个可以轻松快速地分享、捐赠或投票的平台。 由 Elclark 创建,作为一个附带纯 JavaScript 代码库并使用 Firebase 作为后端的项目
- app-icon.rar
- 客户经理制:组织、管理PPT
- JWebMSN-开源
- try_py_demo:leetcode算法题的python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