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倾斜破碎中厚矿体诱导冒落法开采进路位置实验分析

需积分: 9 0 下载量 3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1 收藏 1.09MB PDF 举报
"急倾斜破碎中厚矿体诱导冒落法进路位置实验研究 (2015年)" 本文主要探讨了在急倾斜破碎中厚矿体的开采过程中,如何通过优化沿脉进路的位置来提高回收率和降低贫化率。研究基于沿脉进路诱导冒落法这一开采方案,通过物理模拟实验来分析进路位置与矿体倾角之间的关系。文章由马姣阳、任凤玉、曹建立和闫喜明等研究人员完成,发表于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实验指出,当上、下分段的沿脉进路同时处于理想位置时,能够取得最优的回收效果。矿体的倾角对于进路至下盘距离与矿体厚度的比例有着显著影响,这个比例对回收率和贫化率的贡献程度会随着矿体倾角的变化而变化。具体来说,随着矿体倾角的减小,最佳回采进路的位置会趋向于矿体的下盘。然而,当矿体倾角小于75°时,该开采方案可能不再适用,因为此时的进路位置优化效果可能不理想。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深入分析,并结合实际的开采条件,研究人员得出了最佳的回采进路位置,这对于同类矿山的开采规划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文章中提到的综合分析方法,包括回收率和贫化率的数量指标以及经济指标,为评估和优化开采方案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 此外,该研究得到了"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的资金支持,这体现了该课题在采矿领域的前沿性和重要性。马姣阳和任凤玉分别为东北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和教授,他们在矿产资源开采领域的研究具有深厚的专业背景和实践经验。 这篇论文对急倾斜破碎中厚矿体的高效开采提出了新的见解,其研究结果对于提升矿产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开采过程中的资源浪费,以及改善矿山经济效益具有积极意义。通过对实验数据的详细解读和实践应用,可以为类似地质条件的矿山提供科学的开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