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多尺度压缩感知:提升语音压缩与重构效果

0 下载量 19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8 收藏 509K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基于自适应多尺度压缩感知的语音压缩与重构"这一研究主题。作者孙林慧、杨震和叶蕾来自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他们的研究集中在解决语音信号处理中的压缩感知问题。压缩感知是一种新兴的信号处理技术,它允许在采样低于奈奎斯特率的情况下仍能恢复信号,前提是信号本身具有一定的稀疏性。 首先,论文构建了一个Sym小波分解与合成的矩阵形式,这是实现语音信号压缩的关键步骤。Sym小波是一种特殊的多分辨率分析工具,它的特点在于能够捕捉信号在不同频率尺度下的局部特性。通过这种分解,原始语音信号被转换为不同级别的小波系数,这些系数通常在低频部分表现出较高的稀疏性,即大部分信息可以被少数非零系数表示。 接着,作者提出了语音信号的多尺度压缩感知(MCS)框架,这是利用信号在多尺度上的稀疏特性来实现压缩的一种策略。MCS框架将整个语音信号划分为多个尺度层次,每个层次的系数通过压缩感知算法分别处理,以达到高效的存储和传输。 然而,论文的核心贡献在于提出了自适应多尺度压缩感知(AMCS)方法。相比于MCS,AMCS更加智能地考虑了语音信号在不同小波尺度下的实际稀疏性变化。通过自适应调整,AMCS能够更精确地选择压缩和重构的尺度,从而提高语音重建的质量。 作者将AMCS应用到实际的语音压缩与重构过程中,并对其重构后的语音进行了主观评价和客观测试,包括主观听觉质量评估以及说话人识别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AMCS的语音压缩重构相较于三层MCS有着更好的性能,这表明AMCS能够更好地保留语音信号的特征,同时减少数据量。 本文的研究深入挖掘了语音信号的稀疏特性,并利用自适应多尺度压缩感知技术优化了压缩过程,实现了高效且高质量的语音压缩与重构,这对于实际的音频压缩编码、无线通信和多媒体存储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