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层架构:解构业务逻辑的分层设计
需积分: 9 13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9
收藏 296KB DOCX 举报
三层架构是一种软件设计模式,它将应用程序划分为三个主要层次:表现层(Presentation Layer)、业务逻辑层(Business Logic Layer)和数据访问层(Data Access Layer)。这种设计思想源于“分而治之”的原则,旨在提高代码的组织结构,降低模块间的复杂性,便于维护和扩展。
1. **表现层**(UI):这是用户与系统交互的界面,负责接收用户的输入,展示经过业务逻辑处理后的结果。它的核心任务是用户界面的设计和用户操作的响应。
2. **业务逻辑层**(BLL):位于UI和DAL之间,是系统的核心部分。它处理业务规则、数据验证和计算等逻辑,将用户的请求转换为可执行的操作,同时过滤掉具体的技术细节,使得代码更加模块化。
3. **数据访问层**(DAL):主要职责是与数据库进行交互,实现数据的增删改查操作。它抽象了底层数据存储,使BLL能够专注于业务逻辑,而不必关心具体的数据访问方式。
使用三层架构的主要原因包括:
- **代码复用**:避免重复编写相似功能的代码,提升代码质量和效率。
- **解耦和维护**:每个层次专注于自身的职责,降低不同模块之间的耦合,当需要修改某个部分时,只影响相应层,不会波及其他部分。
- **面向对象原则**:虽然初期可能没有完全体现面向对象,但三层架构通过封装和模块化,逐步引入面向对象编程的思想。
实体层(Entity)是三层架构中的一个补充,它不属于任何一层,但至关重要。实体通常对应数据库中的表,其属性对应表中的字段,实现了面向对象中的封装概念。在数据传递过程中,实体扮演着载体的角色,从UI层传递至BLL,再由BLL传递给DAL,确保数据在各层之间的单向流动。
三层架构通过清晰的职责划分和数据流动机制,实现了高内聚、低耦合,使软件开发更高效、更易于管理。理解这个模型的关键在于认识到每一层的独立性和它们之间的协作关系,这可以从现实生活中的服务角色分工,如服务员、厨师和采购员,来形象地理解。
2008-06-24 上传
2014-03-08 上传
2023-02-27 上传
2013-01-25 上传
2021-01-01 上传
2011-09-24 上传
2022-09-19 上传
2021-09-27 上传
2013-02-05 上传
qq_33239573
- 粉丝: 0
- 资源: 1
最新资源
- 探索AVL树算法:以Faculdade Senac Porto Alegre实践为例
- 小学语文教学新工具:创新黑板设计解析
- Minecraft服务器管理新插件ServerForms发布
- MATLAB基因网络模型代码实现及开源分享
- 全方位技术项目源码合集:***报名系统
- Phalcon框架实战案例分析
- MATLAB与Python结合实现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的DAT300项目解析
- 市场营销教学专用查询装置设计方案
- 随身WiFi高通210 MS8909设备的Root引导文件破解攻略
- 实现服务器端级联:modella与leveldb适配器的应用
- Oracle Linux安装必备依赖包清单与步骤
- Shyer项目:寻找喜欢的聊天伙伴
- MEAN堆栈入门项目: postings-app
- 在线WPS办公功能全接触及应用示例
- 新型带储订盒订书机设计文档
- VB多媒体教学演示系统源代码及技术项目资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