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工作面WSN分层路由协议LRWF的设计与优化

需积分: 25 0 下载量 16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3 收藏 317KB PDF 举报
"本文提出了一种名为LRWF(Layer-based Routing for Working Face)的矿井工作面WSN(Wireless Sensor Network)路由协议,旨在优化矿井监控与应急通信系统。该协议通过分层和分簇策略,有效地平衡网络能量消耗,并降低通信延迟。在OMNET++仿真环境下,LRWF显示出了优于现有矿井WSN路由协议的性能,特别是在延时和能源效率方面。" 基于分层的矿井工作面WSN路由协议,是为了解决矿井监控和应急通信系统中的关键问题——如何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高效、节能地传递数据。WSN通常用于监测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气体浓度等,以及设备状态,对矿井安全至关重要。然而,由于矿井环境的特殊性,如信号衰减严重、节点分布不均、能量限制等因素,设计有效的路由协议显得尤为关键。 LRWF协议借鉴了分簇的思想,首先将工作面的传感器节点按照它们到中心节点的跳数进行分层。这样的分层结构有助于简化网络管理,并减少节点间的通信复杂性。随后,根据各层的负载情况,LRWF创建不同规模的簇,确保网络能量的均衡分配。簇首节点,即每个簇内的负责人,负责收集和转发簇内数据。 在选择簇间通信路径时,LRWF考虑了多个关键因素。它不仅关注传输延时,还考虑了节点的剩余能量以及传输过程中的能耗。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复合指标,用于评估和选择最佳的多跳转发路径。这种综合考虑使得LRWF能够在保证通信效率的同时,最大化节点的生命周期,降低整个网络的能量消耗。 OMNET++仿真实验结果显示,LRWF协议相比于传统的矿井WSN路由协议,表现出更低的延迟,这意味着数据能够更快地传输到目的地,这对于实时性要求高的矿井监控至关重要。此外,LRWF的高能量有效性意味着网络可以运行更长时间,减少了频繁更换电池或维护网络的需要,适应了矿井环境的苛刻条件。 LRWF是一种针对矿井环境优化的WSN路由协议,其分层分簇策略和综合路径选择机制,为矿井监控系统提供了更加稳定、高效且节能的数据传输解决方案。通过这种创新方法,矿井的安全性和生产效率得到了提升,同时也为未来类似的复杂环境下的WSN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