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准则详解:分析程序在审计中的应用

需积分: 12 0 下载量 12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4 收藏 2.68MB PPT 举报
"这篇文档是关于《第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分析程序》的解读,主要探讨了内部审计人员如何运用分析程序来获取审计证据,以及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历叐发展和最新修订情况。" 《第2109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分析程序》是内部审计活动中一项重要的工具,它强调了分析程序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 1. 被审计单位的持续经营能力:通过分析财务数据和经营状况,内部审计人员评估企业是否具备维持正常运营的能力,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 2. 被审计事项的总体合理性:分析程序可以帮助确定账目和业务操作的整体合理性,检查是否存在异常或不一致的情况。 3. 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中的差异和漏洞:通过对业务流程、内部控制和风险评估的分析,审计人员能识别出潜在的缺陷和改进点。 4. 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分析程序用于评估组织资源的使用效率,确保业务目标的实现,并找出提高效益的途径。 5. 计划、预算的完成情况:审计人员通过对比实际结果与计划、预算,判断组织的规划和执行能力。 6. 其他事项:分析程序的应用不仅限于以上几点,还可以涵盖其他与审计目标相关的关键领域。 新《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修订历程和重点: - 自2003年起,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了一系列准则,包括基本准则、职业道德规范和具体准则,并在2013年进行了全面修订。 - 修订后的准则分为作业类、业务类和管理类,便于分类理解和执行。 - 修订内容涉及审计计划、审计通知书等具体操作,以及准则的归类编号,使其更符合国际惯例。 - 内部审计标准分为属性标准、工作标准和实施标准,分别对应组织和个人的属性、审计服务的本质和具体业务的实施。 修订后的内部审计基本准则涵盖了总则、一般准则、作业准则和业务实施等多方面,旨在提升内部审计的专业性和质量。通过这样的准则体系,内部审计活动不仅可以确保审计质量,还能为组织提供有价值的咨询服务,促进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