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识别助力小麦腥黑穗病智能诊断

需积分: 17 0 下载量 4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2 1 收藏 712KB PDF 举报
"基于图像识别的小麦腥黑穗病害诊断技术研究 (2012年)" 本文主要探讨了一种创新的、基于图像识别的小麦腥黑穗病害诊断技术,旨在提高病害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小麦腥黑穗病是一种常见的农作物病害,对小麦的产量和质量构成严重威胁。传统的人工检疫方法往往耗时且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因此,开发自动化、智能化的诊断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该研究以显微镜下拍摄的小麦病害图像作为分析对象,首先对这些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滤波增强以提升图像质量,然后进行病害区域的分割,这是图像处理的关键步骤,目的是从复杂背景中精确地识别出病害区域。接下来,研究人员从病害区域图像中提取了一系列特征参数,这些参数涵盖了颜色、形状和纹理等多个方面,这些特征对于区分不同类型的病害至关重要。 在特征参数提取后,研究者利用归一化的特征值,结合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分类器进行病害诊断。BP神经网络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模式识别和分类问题的机器学习模型,它能够通过学习和调整权重来实现对输入数据的有效分类。在这个过程中,神经网络接收输入的特征值,并根据训练数据进行学习,最终能够对新的病害图像进行准确分类。 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计算机图像识别和BP神经网络的结合,可以有效地识别和诊断小麦腥黑穗病的不同类型。将计算机识别的结果与实际病害类型进行对比,证明了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和准确性。这一技术的实施,不仅提高了诊断效率,减少了人工劳动强度,还增强了检测的稳定性和客观性,对于小麦种植业的病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论文的作者团队由来自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热带植物隔离检疫中心以及检验检疫技术中心的专家组成,他们在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技术和农业生物安全领域有深厚的学术背景和实践经验。其中,邓继忠副教授作为主要作者,他的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视觉与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这为这项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 这项研究展示了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传统农业病害检测的难题,为农业病害的智能防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不断发展,类似的方法有望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改进,进一步提升农作物病害的预防和控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