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韦伯-费希纳定律的无参考图像模糊度量研究

需积分: 10 1 下载量 10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6 收藏 306KB PDF 举报
本文研究的是一篇名为"一种新的无参考客观图像模糊度量"的学术论文,作者是刘元凯、贾林和李永利,他们分别来自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技术研究院和北京中创信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该论文旨在改进图像模糊度量的方法,使其更贴近人类的主观感知,以便在多媒体通信中更准确地评估终端用户对图像模糊的感受。 论文的核心贡献是提出了一种无参考的客观模糊度量,它基于人类视觉系统的非线性特性——韦伯—费希纳定律。这种方法不依赖于原始图像或者任何局部信息,仅通过分析图像中的边缘来捕捉模糊效果。边缘的平均宽度被作为输入到人类视觉系统的物理量强度,经过视觉系统的非线性转换,得出对图像模糊感的主观强度。这种度量方法的优势在于它能够与模糊图像的主观评价结果相比较,结果显示评价结果与主观感受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能够更准确地反映人们对模糊图像质量的主观评价。 论文的关键点包括: 1. **模糊度量的挑战**:在图像质量评价中,全参考、半参考和无参考的度量方法各有优缺点。无参考方法的难点在于如何仅凭失真后的图像来判断模糊程度,而现有的算法如Marichal、Caviedes、Hu和Marziliano的方法存在复杂性问题,且未能充分考虑人类的主观感受。 2. **人类视觉系统的应用**:论文利用人类视觉系统非线性特性,即韦伯—费希纳定律,将图像的物理模糊特征转化为主观感受,这与传统的基于统计或数学模型的方法不同,更接近人类的视觉感知。 3. **模糊度量的新方法**:通过边缘检测和平均宽度计算,本文提出的模糊度量能有效捕捉图像的模糊特性,并通过与主观评价的对比验证其有效性。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其简洁性和对主观感知的准确模拟。 4. **应用场景与价值**:在多媒体通信中,特别是为了优化服务质量,准确评估模糊效应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提出的无参考模糊度量对于提高图像和视频处理的主观一致性具有实际应用前景。 这篇论文提供了一种创新的图像模糊度量方法,通过结合人类视觉系统的非线性特性,为无参考图像模糊度量领域带来了新的突破,有助于提高图像质量评价的客观性和主观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