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软岩井底车场大变形防治策略:破坏机制与耦合控制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15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3 收藏 841K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深部软岩井底车场巷道的变形破坏机理以及相应的耦合控制对策。鹤岗矿区兴安矿作为我国软岩矿井的典型代表,随着开采深度的提升,井底车场巷道面临着严峻的变形破坏问题。具体表现为重车线顶板的显著冒落,如在某次事故中,冒落高度达到了8.6米,即便经过多次返修修复,巷道的稳定性仍然未能得到持久保障,这无疑给矿井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研究者运用了一系列先进的技术手段,包括室内试验、现场测试和数值模拟计算,对典型巷道的变形破坏特性进行了深入剖析。他们揭示了高冒区软岩巷道破坏的深层次机理,明确了影响其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可能包括地质构造、岩石物理性质、采矿压力作用、巷道设计与施工方法等。 针对以上发现,作者提出了一个施工过程优化的上下双硐室稳定性控制策略。这种方法旨在通过合理的双硐室设计,改善巷道受力状态,增强巷道的整体稳定性。这种控制对策考虑了施工过程中的动态变化,通过实时监测和调整,有效抑制了软岩的过大变形和破坏。 现场应用表明,这种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显著提高了大变形软岩巷道的支护效能,降低了安全事故的风险。这对于深部软岩矿井的安全管理和工程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类似条件下巷道的设计和维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本文的研究成果不仅提升了我们对深部软岩巷道变形破坏的认识,还为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了一种实用的控制策略,对于保障我国煤矿行业的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通过关键词“深部软岩”、“井底车场”、“破坏机理”和“耦合控制对策”,读者可以进一步聚焦到本文的核心内容上,深入学习和探讨相关领域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