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科夫模型与HMM:从起源到应用

需积分: 34 2 下载量 4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1 收藏 710KB PPT 举报
"这篇资料是关于HMM(隐马尔可夫模型)的学习课件,主要介绍了HMM的起源、马尔可夫模型的基本概念,以及马尔可夫链和隐马尔可夫模型的关系。内容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智能工程研究室的时小虎教授提供,并涵盖HMM实例、基本算法和主要参考文献。" 隐马尔可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简称HMM)是一种统计建模方法,常用于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生物信息学等领域。其名称中的“隐”表示模型内部的状态是不可见的,我们只能通过观察到的输出序列来推断这些隐藏状态。 1. 马尔可夫模型和马尔可夫链:马尔可夫模型是由俄国数学家Andrei A. Markov在19世纪末提出的,它假设系统状态的变化仅依赖于当前状态,而与之前的历程无关,即满足“无后效性”或“马尔可夫性质”。马尔可夫链(Markov Chain)是马尔可夫模型的一种具体形式,描述了一个系统在一系列可能状态之间的随机转移。 2. 隐马尔可夫模型(HMM):HMM是马尔可夫模型的扩展,它引入了隐藏状态的概念。在HMM中,存在一个不可观测的马尔可夫过程,这个过程生成一个可观测的序列。HMM的两个关键特征是:状态间的转移概率和从每个状态发出的观测符号的概率。这种模型特别适合处理那些内部状态难以直接观测,但可以通过间接观测来推断的问题。 3. HMM实例:例如,在语音识别中,声音的生成过程可以被视为一个HMM,其中隐藏状态代表发音的声学特征,而观测到的声音波形是这些状态的直接结果。通过HMM,我们可以学习到这些隐藏状态的转移模式,并根据输入的音频序列来识别最可能的发音序列。 4. HMM的三个基本算法:学习HMM通常涉及三个核心算法:前向-后向算法(Forward-Backward Algorithm)、 Baum-Welch算法(也称为EM算法,Expectation-Maximization Algorithm)和维特比算法(Viterbi Algorithm)。前向-后向算法用于计算概率,Baum-Welch算法用于参数估计,而维特比算法则用于找到最有可能的状态序列。 5. 主要参考文献:这部分内容可能包含了时小虎教授推荐的相关书籍或论文,它们可能提供了深入理解HMM理论和技术的详细信息。 HMM是统计学习和机器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工具,它的理论和应用深度广泛,不仅在学术界,也在工业界有着重要地位。通过学习HMM,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那些涉及隐藏状态和观测序列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