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分析: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与OOA模型构建

需积分: 9 2 下载量 10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1 收藏 3.98MB PPT 举报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的基本原则-软件面向对象分析"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软件需求规格说明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定义了系统应当具备的功能和行为,为后续的设计和实现提供了清晰的蓝图。遵循以下基本原则能确保需求规格说明的有效性: 1. 功能与实现分离:在编写需求规格时,应专注于描述系统应有的功能,而不是具体的技术实现方式。这有助于保持需求的独立性,避免因技术细节变化而频繁调整需求。 2. 面向处理的规格说明:使用能够表达“做什么”的语言来描述需求,而非具体的编程语言或算法。这种描述方式有助于不同背景的团队成员理解和沟通需求。 3. 大系统中的元素:如果待开发的软件是更大系统的一部分,规格说明需包含整个系统上下文,以便明确该软件在系统中的位置和交互方式。 4. 系统运行环境:详细说明系统运行的环境,包括硬件、软件、网络、安全性和法规等方面的要求,确保系统能在预期环境中稳定运行。 面向对象分析(OOA)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它通过识别和理解问题域以及系统职责,构建符合用户需求的模型。面向对象分析的核心概念包括: - 问题域:这是系统将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所在的领域,即系统需要处理的业务范围。 - 系统职责:系统应具备的职能,这些职能反映了系统需要完成的任务或服务。 OOA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识别对象:确定问题域中的主要实体和概念,这些将成为系统中的对象。 2. 定义属性和服务:为每个对象定义其属性(数据)和行为(服务)。 3. 建立关系:分析对象之间的关联、依赖和通信,构建对象间的结构。 4. 创建模型:使用如UML(统一建模语言)的图形符号,建立用例模型、对象模型和动态模型等分析模型。 UML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建模语言,它提供了一套标准的图形符号来表示系统各方面的模型。在OOA中,通常会创建以下模型: - 用例模型:描述用户的需求和系统功能。 - 对象模型:反映系统的静态结构,包括类、对象及其关系。 - 动态模型:展现系统在时间上的行为,如状态机和交互图。 此外,建模工具如Rational ROSE可以帮助简化建模过程,提高效率。 面向对象方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的面向对象编程语言,随着其不断发展和完善,现在已经进入成熟阶段。这种方法强调对象的封装、继承和多态性,以提高软件的可重用性和可维护性。通过面向对象方法,复杂的问题可以分解为多个独立的对象,这些对象协同工作,以完成整个系统的功能。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应遵循原则,以清晰、全面地表达需求。面向对象分析则提供了一种强大的工具集,帮助我们理解和建模复杂系统,确保软件开发的高效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