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心算法实践:单源最短路径与迪杰斯特拉算法

“实验三:贪心算法 .docx”是一个关于使用C++实现贪心算法解决单源最短路径问题和作业调度问题的文档。实验旨在让学生掌握贪心算法的基本特征和步骤,并通过编程实践来解决这两个问题。
贪心算法是一种优化策略,它在每一步选择局部最优解,期望这些局部最优解能导致全局最优解。在这个实验中,学生将学习如何运用贪心算法来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1. **单源最短路径问题**:这是一个经典的图论问题,目标是从图中的一个特定源点(起点)到所有其他顶点找到最短路径。实验中提到的迪杰斯特拉算法是解决此类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算法的工作原理是:
- 初始化所有顶点到源点的距离,并建立前驱数组来记录到达每个顶点的路径。
- 开始时,源点的距离设为0,其他顶点的距离设为无穷大(或一个足够大的数,如这里的`max`)。
- 在每一轮中,算法选择当前未处理顶点中距离源点最近的一个,更新其邻居的最短距离。如果发现新的更短路径,就更新前驱数组。
- 这个过程重复,直到所有顶点都被处理。最终,`dis[i]`存储了源点到顶点i的最短距离,`p[i]`记录了路径。
2. **作业调度问题**:这是一个在多个任务之间分配资源的问题,目标是通过合理的调度,使得完成所有任务的总时间最小。贪心算法可以用于找出近似最优的解决方案,例如,按照任务的预计完成时间(非递增顺序)来安排任务,每次选择最早完成的任务优先执行。
实验的代码部分展示了迪杰斯特拉算法的实现,其中`Dijkstra`函数接受图的邻接矩阵`c`、顶点数`n`、源点`v`、前驱数组`p`和最短距离数组`dis`作为参数。函数内部包含了初始化、距离更新和迭代查找最近顶点的过程。
时间复杂性方面,由于迪杰斯特拉算法通常需要遍历所有顶点和邻接边,所以时间复杂度通常是O(n^2),其中n是顶点的数量。这表明贪心算法虽然在每一步选择局部最优,但对大规模问题可能会效率较低。
在实践中,为了提高效率,可以使用优先队列(如二叉堆)来存储待处理的顶点,这样可以在O(log n)的时间内找到最近的顶点,从而将算法的时间复杂度降低到O((n+e)log n),其中e是边的数量。对于稀疏图(边的数量远小于顶点数量的平方),这种方法非常有效。
239 浏览量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2024-08-16 上传
2022-05-28 上传
195 浏览量
2565 浏览量
2023-05-29 上传
2022-05-13 上传

出云coding
- 粉丝: 69

最新资源
- 以太网帧格式解析器:CRC32校验与解析
- C#编程实例详解:WINFROM与.NET项目应用
- 易语言实现CRC32校验算法的深入解析
- Android平台图书管理系统开发与管理员功能
- 提升英文处理:改写Lucene Snowball词性标注与词根还原
- video-js-html5播放器跨浏览器兼容性DEMO
- 易语言实现随机数提取及源码解析
- 快速小波变换在光纤陀螺信号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 VB6代码实现ListBox控件重绘技巧
- 长登建站:企业商业免费模版下载
- 最新PL2303HX驱动发布,提升设备兼容性与效率
- 突破限制:让WIN7 32位系统支持4GB以上内存
- templatetracker:实现自适应相关滤波器的Python视觉跟踪工具
- 易语言实现变量地址获取及操作指南
- Android源码实现视频拖动与边播边缓功能
- 精选极品PPT模板,提升演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