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系统课程教学大纲-电子信息与自动化通信

需积分: 10 5 下载量 9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1 收藏 64KB DOC 举报
"2013年电子自动化通信嵌入式系统课程教学大纲旨在培养电子信息、自动化及通信工程专业学生的嵌入式系统应用能力。课程包括嵌入式系统基础理论、Linux环境下的编程方法以及相关实验实践,总计64学时,4学分。" 在深入探讨嵌入式系统这一关键课程之前,学生需要具备计算机组成原理或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和C语言的基础知识。嵌入式系统是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电子信息、自动化和通信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课程教学内容分为三个主要部分: 1. 嵌入式系统基本概念与原理:学生应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定义、发展历程、应用场景、系统特征以及硬件和软件组成。此外,还将学习嵌入式微处理器的分类,特别是嵌入式操作系统的主要特点。ARM系列处理器的性能和命名规则是理解的重点,而硬件和软件组成的理解和掌握则构成了一定的难点。 2. S3C2410A微处理器的组成:这部分内容涉及S3C2410A微处理器的概述,包括其组成、引脚信号、芯片封装等。学生需要理解ARM920T处理器的特性,如指令系统、功能模块和处理器操作状态。寄存器和程序状态寄存器的理解是重点,也是难点。 3. LINUX基础:涵盖LINUX的操作环境,如SHELL、文件系统结构、常用命令等。同时,学生需要理解编译工具如make、Makefile以及文本编辑器vi的使用。这部分的重点在于熟练掌握SHELL、文件系统和常用命令,而编译器、交叉编译器的运用是相对复杂的部分。 4. 存储器控制器及NandFlash控制器:课程讲解了存储器控制器的组成,S3C2410A与存储器交互的特性,以及如何连接存储器芯片。学生需学习存储器总线周期、特殊功能寄存器和存储器组织,尤其是使用NorFlash芯片作为引导ROM的技术。 实验环节占16学时,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如配置和调试嵌入式系统,编写和运行Linux环境下的应用程序,以及处理存储器和控制器相关的实践问题。 通过这门课程,学生将能够系统地理解嵌入式系统的核心概念,掌握嵌入式微处理器的使用,熟悉Linux环境的编程,并具备一定的硬件设计和调试能力,为他们未来在电子信息、自动化和通信工程领域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