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oot Bootloader深度解析:从Stage1到Stage2

需积分: 49 7 下载量 1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27 收藏 224KB PDF 举报
"本文详细介绍了UBOOT的启动过程和命令详解,包括Stage1和Stage2的执行步骤以及U-Boot启动顺序。" UBOOT,全称Microcontroller and Bootloader,是一种广泛应用在嵌入式系统的引导加载程序,它负责初始化硬件、加载操作系统内核,并提供了一套命令行接口供用户进行系统配置和调试。本文将深入解析UBOOT的启动流程和命令使用。 首先,UBOOT的启动分为两个阶段:Stage1和Stage2。Stage1是CPU启动后的第一段代码,通常由汇编语言编写,主要任务是进行最基本的系统初始化。具体来说,Stage1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定义入口**:入口点设在ROM或Flash的0x0地址,通过修改连接器脚本指定。 2. **设置异常向量**:确保CPU能够正确处理各种异常情况。 3. **配置CPU状态**:调整CPU速度、时钟频率和终端控制寄存器。 4. **初始化内存控制器**:使能内存访问。 5. **复制代码到RAM**:将Stage1的代码从ROM复制到RAM以便执行。 6. **初始化堆栈**:为C语言执行准备堆栈环境。 7. **跳转到RAM**:使用指令ldrpc将控制权交给RAM中的代码。 Stage2通常由C语言编写,提供了更复杂的功能。在`lib_arm/board.c`中的`startarmboot`函数是C代码的起点,也是整个UBOOT的主函数。它负责以下工作: 1. **调用初始化函数**:对各种硬件设备进行初始化。 2. **初始化Flash设备**:确保能够读取和写入存储器。 3. **初始化内存管理**:设置内存分配机制。 4. **NAND设备初始化**:如果有NAND闪存,进行相应的配置。 5. **显示设备初始化**:如LCD或其他显示接口的设置。 6. **网络设备初始化**:设置IP、MAC地址,准备网络通信。 7. **进入命令循环**:等待用户通过串口输入命令,执行相应的操作。 U-Boot启动顺序示例通常从`cpu/arm920t/start.S`开始,这里的注释提到了异常向量表的设置,这在启动过程中至关重要,因为它们定义了CPU如何响应中断和异常。 在了解了UBOOT的启动流程后,我们转向其命令行接口。U-Boot提供了丰富的命令集,用于系统调试、配置和文件操作。例如: - **bootcmd**:定义自动启动命令,常用于加载和启动操作系统内核。 - **fatls**:列出FAT文件系统中的文件和目录。 - **load**:从各种存储设备加载文件到内存。 - **printenv**:显示系统环境变量,这些变量影响UBOOT的行为。 - **setenv**:设置或修改环境变量。 - **saveenv**:保存当前环境变量到非易失性存储,如Flash。 - **go**:跳转到内存中的地址执行代码,通常用于启动内核。 U-Boot的命令行环境允许开发者进行详细的系统配置,对于嵌入式开发和故障排查具有极大的价值。掌握这些命令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控制系统的启动过程,以及在系统运行时进行实时调试和维护。 总结来说,UBOOT作为嵌入式系统的引导加载程序,其Stage1和Stage2的执行流程确保了硬件的正确初始化和操作系统的加载。而其提供的命令行接口则为开发者提供了强大的工具,使得系统配置和调试更加灵活和高效。通过深入了解和熟练运用这些知识,可以极大地提升嵌入式开发的效率和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