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编程基础:C++程序设计第二章解析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7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1 收藏 84KB PPT 举报
"本科教材《C++程序设计》陈圣国第二章,主要讲解了面向对象的基本思想、对象的概念以及类与实例的关系,适合学习C++的初学者使用。" 在C++编程语言中,面向对象编程(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 OOP)是一种重要的编程范式,它以对象为中心,模拟现实世界中事物的特性,使得代码更具有模块化和可维护性。第二章详细阐述了面向对象的一些核心概念。 2.1 面向对象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概念 面向对象的基本思想是将问题分解为一系列相互独立且具有特定职责的对象。每个对象都有其独特的内部状态和行为,通过相互之间发送消息进行通信。这种思维方式符合人类的认知习惯,使得程序设计更加直观且易于理解。对象间的独立性也有助于代码的维护,因为修改仅限于单个对象,不会影响整个系统。 2.1.2 对象 对象是面向对象编程的基础单元,它包含数据(属性)和行为(方法)。在C++中,对象由私有数据成员和公共接口构成。私有数据成员是对象的内部状态,对外不可见,保护了数据的安全性;公共接口(方法)则提供了与外界交互的途径,允许其他对象通过调用这些方法来访问或改变对象的状态。 以人这个概念为例,一个人的对象可能包括身高、年龄、性别和肤色等属性,以及回答这些属性的方法。外部对象无法直接访问这些私有属性,但可以通过公共方法获取相关信息。 2.1.3 类与实例 类是对具有相似属性和行为的对象的抽象,是创建对象的模板。类定义了对象的状态(数据成员)和行为(成员函数)。在C++中,通过定义一个类,然后使用“new”关键字来创建类的实例,每一个实例都可看作类的一个具体化,拥有类中定义的所有属性和方法。同一个类可以产生多个不同的实例,它们各自的状态可能不同,但行为相同。 例如,学生类在学籍管理和户籍管理两个系统中,虽然都代表“学生”这个概念,但根据系统的不同需求,可能会有不同的属性和方法。学籍管理中可能关注学生的学号、姓名、成绩等信息,而户籍管理可能关心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等。因此,设计类时需明确对象在特定系统中的本质特征。 总结来说,面向对象编程的核心是对象、类和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理解并熟练运用这些概念,开发者能够构建出更具模块化、易于理解和维护的软件系统。在C++中,类是实现面向对象特性的重要工具,它提供了封装、继承和多态等机制,帮助程序员更好地组织和管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