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内核等待队列详解:双循环链表与进程调度
需积分: 12 19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4
收藏 96KB DOC 举报
Linux内核的等待队列(wait_queue)是操作系统中一种重要的同步和通信机制,它允许内核中的线程或进程挂起执行,等待特定事件的发生,如设备I/O完成、定时器到期等。等待队列的实现是基于双循环链表,确保了高效的数据管理和调度。
等待队列头(wait_queue_head_t)是等待队列的核心,它定义了一个锁(spinlock_t lock)用于保护链表的操作,并且包含一个链表头(struct list_head task_list),这个链表头连接着所有等待的进程(任务结构体,struct task_struct *task)。
等待队列项(wait_queue_t)则包含了进程等待的相关信息:
1. flags:定义了等待的状态,如WQ_FLAG_EXCLUSIVE标记表示进程对资源的独占访问。当设置此标志时,唤醒时会优先考虑非独占进程。
2. private:在2.6版本之后,使用void指针来保存进程相关的私有数据,通常会赋值为task_struct指针,以便于关联到等待的进程。
3. func:wait_queue_func_t类型的函数指针,定义了唤醒进程时执行的回调函数,可以定制化唤醒逻辑。
4. task_list:等待队列项的链表结构,用于在等待队列头的task_list中插入或移除。
等待队列的工作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1. 初始化:创建一个等待队列头,分配等待队列项,并将任务结构体与之关联。
2. 进程挂起:当进程需要等待某个条件时,它会被添加到等待队列头的链表中,并释放CPU,进入休眠状态。
3. 事件触发:当等待的事件发生,内核通过调用唤醒函数(func),根据flags标志来决定唤醒哪些进程。如果设置了WQ_FLAG_EXCLUSIVE,那么会唤醒所有非独占进程,以及一定数量的独占进程。
4. 进程唤醒:被唤醒的进程会从休眠状态恢复,重新竞争CPU并继续执行。
等待队列广泛应用于内核的许多模块,例如文件系统、网络协议栈、设备驱动等,是实现异步操作和同步原语的关键组件。通过等待队列,内核能有效地管理资源,避免不必要的CPU空转,提高系统效率。理解并熟练掌握等待队列的使用,对于进行Linux内核编程和优化至关重要。
1985 浏览量
138 浏览量
109 浏览量
2021-10-19 上传
123 浏览量
270 浏览量
535 浏览量
123 浏览量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大树青云
- 粉丝: 646

最新资源
- 实现键盘鼠标消息的记录与回放功能
- C# VS2010串口调试新手学习实例源码
- 3D MAX场景管理新助手:场景助手4.1.1发布
- 新手友好的Android任务管理器功能详解
- Python自动化脚本:拆分视频与焦距估算工具
- 2018年今日头条技术面试题分享
- 企业级网站ASP源码及管理员密码加密解密技术
- C++实现狼羊过河问题与动态解决方案
- 优化CSS属性与浏览器兼容性实现高效网页布局
- Session购物车项目实现:记录商品浏览与数据库交互
- 使用Perl5实现剪贴板内容处理的简易教程
- RMAN异机恢复方法与实践详析
- ReFX Nexus 2中文手册:全面使用教程指南
- DV-HOP算法在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中的MATLAB仿真
- 探索XPCOM在跨平台程序开发中的应用
- Office2007文件轻松转换为PDF格式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