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CPU与外设交互——输入/输出接口详解
需积分: 9 7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0
收藏 902KB PDF 举报
本章详细介绍了微型计算机的输入/输出(I/O)系统,包括CPU与外设通信的特点、I/O方式、接口设计以及8086CPU的I/O操作。
微型计算机在处理数据时,需要与外部设备进行交互,这一过程涉及到CPU与外设的通信。主要有三个特点:首先,CPU与外设之间需要一个接口作为通讯的桥梁,这个接口通常是I/O端口。其次,通信前需要进行联络,确保数据传输的正确性。最后,传输的信息包括状态信息(反映外设当前的工作状态)、数据信息以及控制信息。
I/O接口电路包含了数据端口、状态端口和控制端口,它们各自承担不同的任务。数据端口用于存放数据信息,状态端口存储外设的状态,而控制端口则存放控制信息,如启动、停止等命令。接口的主要功能包括地址译码、状态应答、中断管理、数据格式转换、电平转换、速度协调、以及时序控制等。
在I/O端口寻址方面,有两种主要方式:存储器映像的I/O寻址(统一编址)和I/O映像的I/O寻址(独立编址)。统一编址将I/O端口与存储单元一起编址,优点是可以利用多余的内存资源,并且可以用访问存储器的指令访问I/O端口,但会减少存储器地址空间且不利于程序阅读。独立编址则将I/O端口与存储器地址空间分开,优点是不占用存储器地址,程序层次清晰,但增加了微处理器的控制逻辑复杂性。
例如,假设有一个地址空间,00000H~007FFH分配给RAM,00800H~00FFFH则分配给I/O端口,其中80H~8FH可能分别对应1#和2#I/O设备的地址。
输入/输出方式决定了数据如何在CPU和外设之间流动,常见的I/O方式包括程序控制方式、中断方式、DMA(直接存储器访问)方式等。每种方式都有其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程序控制方式简单,但会占用CPU时间;中断方式允许CPU在等待数据传输时执行其他任务,提高了效率;而DMA方式则可以直接由DMA控制器完成数据传输,避免了CPU的干预,适合大量数据传输。
微型计算机的输入/输出系统是其与外界交互的关键,理解其工作原理对于硬件设计和系统优化至关重要。不同的I/O方式和寻址机制提供了灵活性,以适应不同类型的外设和应用需求。
2022-07-02 上传
2022-06-30 上传
2023-10-21 上传
2022-06-30 上传
2022-01-04 上传
2021-10-11 上传
2022-06-30 上传
2021-09-30 上传
2021-10-06 上传
野人Friday——实习&生活记录
- 粉丝: 5
- 资源: 11
最新资源
- 探索数据转换实验平台在设备装置中的应用
- 使用git-log-to-tikz.py将Git日志转换为TIKZ图形
- 小栗子源码2.9.3版本发布
- 使用Tinder-Hack-Client实现Tinder API交互
- Android Studio新模板:个性化Material Design导航抽屉
- React API分页模块:数据获取与页面管理
- C语言实现顺序表的动态分配方法
- 光催化分解水产氢固溶体催化剂制备技术揭秘
- VS2013环境下tinyxml库的32位与64位编译指南
- 网易云歌词情感分析系统实现与架构
- React应用展示GitHub用户详细信息及项目分析
- LayUI2.1.6帮助文档API功能详解
- 全栈开发实现的chatgpt应用可打包小程序/H5/App
- C++实现顺序表的动态内存分配技术
- Java制作水果格斗游戏:策略与随机性的结合
- 基于若依框架的后台管理系统开发实例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