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道程序设计:并发性与制约性解析

需积分: 9 0 下载量 16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6 收藏 1.69MB PPT 举报
"多道程序设计环境下的程序特点-经济学课件" 在多道程序设计环境下,程序的特点显著区别于单道程序设计。首先,执行的并发性是多道程序设计的核心特征。宏观上看,多个程序同时存在于内存中,并按照各自独立的执行路径推进。然而,从微观角度看,CPU实际上是在不同时间点快速切换执行不同的程序,这种交替执行使得用户感觉多个程序同时在运行,但实际上是通过时间片轮转的方式实现了并发。这一特点打破了传统程序对处理机的独占性,提高了系统资源的利用率。 其次,多道程序设计环境中的程序存在相互制约性。由于多个程序共享系统资源,它们之间的执行会互相影响。制约关系可分为两类:间接制约和直接制约。间接制约通常指程序间的资源竞争,如多个程序同时需要使用同一打印机;直接制约则涉及程序间的交互,如一个程序的结果是另一个程序的输入。这些制约因素增加了系统复杂性,但同时也提供了更灵活的系统行为。 多道程序设计的定义是允许多个程序同时进入主存储器并运行,以提升处理器的效率,进而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其主要目的是通过任务调度和资源分配,使得处理机能够尽可能地保持忙碌状态,减少空闲时间,从而提高整体系统性能。 在实现多道程序设计的过程中,处理机管理扮演了关键角色。这包括进程描述与控制,如通过进程控制块(PCB)来记录和管理进程的状态和信息;进程调度,决定哪个进程在何时获取CPU执行;互斥与同步机制,用于确保对共享资源的正确访问;以及死锁和饥饿的预防和解决,以防止系统陷入无法继续执行的状态。此外,进程通信是多道程序设计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允许进程之间交换信息,协作完成任务。 本章还涵盖了进程和线程的相关概念。进程作为系统中独立的执行单元,具有自己的地址空间和资源。线程是进程内的执行单元,它们共享进程的资源,但拥有独立的执行路径和局部变量。线程的引入减少了上下文切换的开销,提高了系统并发性。 在Linux这样的操作系统中,进程管理有着具体实现,包括进程的创建、撤销、阻塞和唤醒等操作,以及不同类型的进程链接信息。Linux进程可以通过系统调用来进行控制,如fork()用于创建新进程,exec()用于加载新的程序,wait()和signal()则用于进程间的通信和同步。 总结来说,多道程序设计环境下的程序特点主要包括并发执行、资源共享和相互制约,这些特性通过操作系统精细的进程和线程管理得以实现,以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率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