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嵌入式微处理器体系结构详解:功耗、代码密度与评价指标
需积分: 9 6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1
1
收藏 1.53MB PDF 举报
ARM微处理器体系结构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的低功耗、高效能的架构。它以其精简指令集计算机(RISC)设计,区别于传统的复杂指令集计算机(CISC),提供了更小的代码体积和更低的功耗。以下是对ARM体系结构关键知识点的详细阐述:
1. **嵌入式微处理器概述**
- 嵌入式微处理器作为嵌入式系统的核心,主导了32位嵌入式市场,拥有众多供应商和多样化的指令集,如Motorola的68000系列、Intel的I960、摩托罗拉的Coldfire、Sun的Sparc和嵌入式X86平台。
- ARM系列,尤其是ARM公司提供的微处理器知识产权(IP),通过授权给半导体制造商,催生了各种定制化微处理器芯片。
2. **ARM体系结构特点**
- ARM采用16位扩展的Thumb指令集,允许在片内逻辑译码器将它们转化为32位ARM指令,提高了代码执行效率。这使得代码存储密度相比MIPS或SuperH体系结构有所优化。
- MIPS系列微处理器则通过MIPS16方法来改进代码密度,但可能仍需更多指令来实现相同功能,导致代码长度增加。
3. **评价指标**
- 功耗是嵌入式处理器的重要考量因素,通常用MIPS/W(每瓦特每兆指令执行数)来衡量不同处理器在运行、待机和关机模式下的性能。ARM因其高效的架构在低功耗方面表现出色。
- 集成度也是评价标准之一,嵌入式微处理器需要高度集成以适应空间有限的应用环境,包括内存、接口和其他功能单元。
4. **编程模型**
- ARM提供了统一的编程模型,简化开发者的工作。ARM架构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包括ANSI-C,随着嵌入式系统性能的提升,面向对象的语言也会逐渐流行,编译器供应商也在寻求解决代码密度问题的技术。
5. **异常处理**
- 在ARM体系结构中,异常处理是确保系统稳定性和响应性的重要部分。处理器能够处理中断、异常情况和软件故障,确保程序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安全地恢复或切换到备用路径。
总结来说,ARM微处理器体系结构以其精简的指令集、低功耗和高度可定制的特点,在嵌入式领域占据显著地位。它的设计哲学注重性能与资源管理的平衡,使得ARM在众多应用中,特别是移动设备和物联网设备中,成为首选的处理器架构。
2010-06-28 上传
2023-02-06 上传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2010-06-17 上传
2021-10-11 上传
2022-06-27 上传
2022-06-27 上传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https://profile-avatar.csdnimg.cn/default.jpg!1)
AllenChang
- 粉丝: 1
- 资源: 9
最新资源
- Qt通过QWebChannel和html交互源代码
- 六自由度机器人D-H法正逆运动学分析matlab代码
- DHTesp:使用Arduino框架为ESP32ESP8266优化的DHT库
- Flow
- BuzzBoard:开源BuzzBoard
- CS48002-Network-Science
- krad:了解极化雷达数据
- ThinkPHP内核简单员工管理系统源码
- javaDemo
- erhuo:二活字型设计语言
- Project_DSBC
- 2021-los-pepardos:los-pepardos组存储库
- pypicdownloader:轻松下载图片,用 Python 制作
- Coursera_Capstone
- thinkphp互助系统源码,三级分红,红利返点,自带5套UI风格
- nextjs-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