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nP技术实现NAT穿越详解
需积分: 46 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24
收藏 933KB DOC 举报
"基于UPnP的穿越NAT的技术文档,作者唐善成,撰写于2005年9月7日,主要讨论了NAT的工作原理、穿越NAT的挑战及解决方案,特别关注了UPnP在NAT穿越中的应用。"
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是一种网络技术,用于在IP地址有限的环境中复用IP地址。它通过将内部网络的私有IP地址转换为外部网络的公共IP地址来实现这一目标。
1.1、概述
NAT分为不同的类型,包括:
- 传统NAT:最基础的形式,将所有来自内部网络的数据包映射到一个或多个外部IP地址。
- 双向NAT:允许内部设备拥有可从外部网络访问的公共IP地址。
- 两次NAT:涉及两个NAT设备,数据包在穿越两个NAT时被两次转换。
- 多宿主NAT:支持一个设备有多个外部IP地址。
1.3、工作机理
NAT的工作方式主要有四种:
- FullCone NAT:任何内部源可以与任何外部目的地通信,而不管之前是否有过通信。
- RestrictedCone NAT:只有之前已经发送到特定外部地址的内部源才能继续与之通信。
- PortRestrictedCone NAT:除了限制外部地址,还限制了外部端口。
- Symmetric NAT:每个内部源到外部目的地的连接都有一个唯一的外部映射,即使源端口和目的地址相同。
2、穿越NAT的障碍
主要挑战包括NAT的限制导致的通信复杂性,如地址和端口的不可预测性,以及不同类型的NAT对通信的影响。
3、现有穿越NAT的方法
各种方法如外网服务器法、协议扩展法、DNS-ALG(Application Layer Gateway)、隧道法、ALG(Application Layer Gateway)、MIDCOM(Middleware for Internet Device Configuration)、STUN(Simple Traversal of UDP Through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s)、TURN(Traversal Using Relay NAT)、Full Proxy、UPnP和UDP封装法各有优缺点。
4、UPnP原理
UPnP(Universal Plug and Play)是一种使设备能够自动发现并相互通信的标准。它涉及四个主要步骤:寻址、发现、描述、控制和事件。
5、基于UPnP穿越NAT的技术
UPnP的Internet Gateway Device(IGD)技术允许内网设备自动发现并配置NAT设备,创建出一条通向外网的通道,解决了NAT对P2P和多媒体流媒体等应用的限制。
6、实现基于UPnP穿越NAT的技术
开发IGD是实现的关键,通过实现UPnP IGD规范,设备能自动获取其外部IP地址和端口映射,从而实现NAT穿透。
7至12部分详细介绍了实验目的、方案、平台、过程、结果分析和结论,展示了基于UPnP穿越NAT的实操过程和效果。
这份文档深入浅出地介绍了NAT原理、穿越NAT的挑战和解决方案,特别强调了UPnP技术在解决这个问题上的重要作用。对于理解NAT工作原理和解决NAT穿越问题的开发者和技术人员来说,是一份宝贵的参考资料。
368 浏览量
173 浏览量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246 浏览量
294 浏览量
164 浏览量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https://profile-avatar.csdnimg.cn/default.jpg!1)
SKY1430370
- 粉丝: 0
最新资源
- MATLAB 2006神经网络工具箱用户指南
- INFORMIX监控与管理命令详解:SMI与TBSTAT操作
- Intel Threading Building Blocks:引领C++并行编程新时代
- C++泛型编程深入指南:模板完全解析
- 精通组件编程:COM/DCOM实例解析与Office二次开发
- UNIX基础入门:常用命令详解与操作
- Servlet基础入门:生命周期与配置详解
- HTTP状态码详解:成功、重定向与信息响应
- Java Web Services:构建与集成指南
- LDAP技术详解:从X.500到ActiveDirectory
- MyEclipse开发JSF实战教程:快速入门
- 刘长炯MyEclipse 6.0入门教程:快速安装与开发指南
- Linux环境下安装配置Tomcat指南
- Eclipse与Lomboz插件助力J2EE开发:从WebSphere到WebLogic
- Oracle数据库操作:自定义函数与记录处理
- 谭浩强C语言基础: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