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系统概论:过程化SQL深入解析

需积分: 13 10 下载量 5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9 收藏 425KB PPT 举报
"该资源是一份关于数据库原理的教学PPT,主要涵盖了数据库系统的基础知识,特别是第八章关于数据库编程的内容,包括嵌入式SQL、过程化SQL、存储过程和函数、ODBC编程、OLEDB以及JDBC编程。PPT详细介绍了过程化SQL的块结构、变量和常量的定义以及流程控制等核心概念。" 数据库原理是信息技术领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如何组织、存储和检索数据。本教学PPT深入讲解了数据库系统的基础,尤其是数据库编程的实践应用。在第八章中,主要讨论了如何在SQL中实现更复杂的功能,这些功能超越了基础的查询和数据操作。 首先,8.1节介绍的是嵌入式SQL,这是一种将SQL语句直接嵌入到主程序(通常是高级语言如C++或Java)中的方法,使得应用程序可以直接与数据库进行交互。 接着,8.2节详细阐述了过程化SQL。过程化SQL是SQL的一个扩展,它引入了类似高级语言的流程控制结构,如循环和条件判断,使得数据库操作更加灵活和高效。块结构是过程化SQL的基础,由定义部分(DECLARE)、执行部分(BEGIN...END)和异常处理部分(EXCEPTION)组成。块中定义的变量、常量仅在当前块的范围内有效,块执行结束后即被释放。 在8.2.2节中,讲解了变量和常量的定义。变量用于存储动态数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赋值和更改;而常量则一旦定义,其值就不能改变,提供了一种固定不变的参考值。定义变量和常量时,需要指定数据类型,并可以提供初始值。 最后,8.2.3节涉及流程控制,这是程序设计的核心,包括分支语句(IF-THEN-ELSE)、循环(WHILE, FOR)以及异常处理机制(EXCEPTION),这些都增强了SQL在处理复杂业务逻辑时的能力。 这份PPT是学习和理解数据库编程,特别是SQL过程化编程的宝贵资料,对于希望深入数据库开发和管理的IT从业者来说非常有价值。通过学习这些内容,读者将能够编写更复杂、更高效的数据库应用程序。
2023-03-27 上传
数据库系统原理总结 重新拿起数据库原理,感觉明显不⼀样了。重新学习,学到的东西多了很多,出来混总是 要还的,上次不会的,这次都得重新学⼀次。关于数据库系统原理,我来讲讲我⾃⼰的理 解:主要内容有:数据库基础,关系运算,数据库管理。 1.数据库基础:数据库抽象,DBMS,DBS 数据库抽象:即建⽴模型,包括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外部模型和内部模型 概念模型:从⽤户出发,表达了数据的整体逻辑结构 逻辑模型:从数据库实现出发,表达了数据的整体逻辑结构 对⽐可以得出:概念模型和逻辑模型性质是⼀样的,只是出发点不同。现有概念模型,对概 念模型的进⼀步整理才能够得出逻辑模型。逻辑模型才是我们最后实现数据库的依据。 DBMS:对数据进⾏管理的软件系统,主要操作有:定义,查询,更新以及各种控制。 2.关系:关系模式设计,关系运算,SQL语⾔运⽤ 关系模式设计:函数依赖,关键码,模式分解,范式 函数依赖:同属于R(U),X和Y是U的⼦集,Y值由X值决定,这种依赖称为函数依赖。在数据 依赖中,函数依赖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依赖。 关键码:主键,外键,约束 范式: 1NF:关系模式中R的每个关系r的属性值都是不可再分的原⼦值,R为1NF 2NF:关系模式R为1NF,且每个⾮主属性完全函数依赖于后续案件,为2NF 3NF:关系模式R为1NF,且每个⾮主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R的候选键,为3NF 3.SQL语⾔运⽤: 索引,视图,触发器,存储过程 索引:属于物理存储的路径概念 视图:是⼀种虚拟的表,是从若⼲基本表和其他视图构造出来的表。⽤来查询多个表 存储过程:通过创建存储过程,可以执⾏多条SQL语句 触发器:是⼀种特殊的存储过程,并发性 关于这些基础知识的理解,我画了张图,请⼤家指正: 总结:数据库管理系统是对数据进⾏管理的,学⽣信息管理系统是对学⽣信息进⾏管理 的。这些管理系统都是对数据进⾏操作的,当然依据就是数据库--数据存储中⼼。我们在以后 的任何软件中,都会遇到对数据库进⾏增删改查的操作,这是基本操作,只有把这些操作性 的东西掌握好了,我们才能进⼀步在思想上升华,设计出更加安全可靠的系统。
2008-12-26 上传
不多说了,看了就知道好不好,不好了板砖伺候~· 吐血收藏,极致推荐!!!!!!! 当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来描述这一概念时就有不同的定义(当然是描述性的)。例如,称数据库是一个“记录保存系统”(该定义强调了数据库是若干记录的集合)。又如称数据库是“人们为解决特定的任务,以一定的组织方式存储在一起的相关的数据的集合”(该定义侧重于数据的组织)。更有甚者称数据库是“一个数据仓库”。当然,这种说法虽然形象,但并不严谨。   严格地说,数据库是“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在经济管理的日常工作中,常常需要把某些相关的数据放进这样“仓库”,并根据管理的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例如,企业或事业单位的人事部门常常要把本单位职工的基本情况(职工号、姓名、年龄、性别、籍贯、工资、简历等)存放在表中,这张表就可以看成是一个数据库。有了这个"数据仓库"我们就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查询某职工的基本情况,也可以查询工资在某个范围内的职工人数等等。这些工作如果都能在计算机上自动进行,那我们的人事管理就可以达到极高的水平。此外,在财务管理、仓库管理、生产管理中也需要建立众多的这种"数据库",使其可以利用计算机实现财务、仓库、生产的自动化管理。   J.Martin给数据库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定义:数据库是存储在一起的相关数据的集合,这些数据是结构化的,无有害的或不必要的冗余,并为多种应用服务;数据的存储独立于使用它的程序;对数据库插入新数据,修改和检索原有数据均能按一种公用的和可控制的方式进行。当某个系统中存在结构上完全分开的若干个数据库时,则该系统包含一个“数据库集合”。   定义2   数据库是依照某种数据模型组织起来并存放二级存储器中的数据集合。这种数据集合具有如下特点:尽可能不重复,以最优方式为某个特定组织的多种应用服务,其数据结构独立于使用它的应用程序,对数据的增、删、改和检索由统一软件进行管理和控制。从发展的历史看,数据库是数据管理的高级阶段,它是由文件管理系统发展起来的。 [编辑本段]数据库的基本结构   数据库的基本结构分三个层次,反映了观察数据库的三种不同角度。   (1)物理数据层。   它是数据库的最内层,是物理存贮设备上实际存储的数据的集合。这些数据是原始数据,是用户加工的对象,由内部模式描述的指令操作处理的位串、字符和字组成。   (2)概念数据层。   它是数据库的中间一层,是数据库的整体逻辑表示。指出了每个数据的逻辑定义及数据间的逻辑联系,是存贮记录的集合。它所涉及的是数据库所有对象的逻辑关系,而不是它们的物理情况,是数据库管理员概念下的数据库。   (3)逻辑数据层。   它是用户所看到和使用的数据库,表示了一个或一些特定用户使用的数据集合,即逻辑记录的集合。   数据库不同层次之间的联系是通过映射进行转换的。 [编辑本段]数据库的主要特点   (1)实现数据共享。   数据共享包含所有用户可同时存取数据库中的数据,也包括用户可以用各种方式通过接口使用数据库,并提供数据共享。   (2)减少数据的冗余度。   同文件系统相比,由于数据库实现了数据共享,从而避免了用户各自建立应用文件。减少了大量重复数据,减少了数据冗余,维护了数据的一致性。   (3)数据的独立性。   数据的独立性包括数据库中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和应用程序相互独立,也包括数据物理结构的变化不影响数据的逻辑结构。   (4)数据实现集中控制。   文件管理方式中,数据处于一种分散的状态,不同的用户或同一用户在不同处理中其文件之间毫无关系。利用数据库可对数据进行集中控制和管理,并通过数据模型表示各种数据的组织以及数据间的联系。   (5)数据一致性和可维护性,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主要包括:①安全性控制:以防止数据丢失、错误更新和越权使用;②完整性控制:保证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和相容性;③并发控制:使在同一时间周期内,允许对数据实现多路存取,又能防止用户之间的不正常交互作用;④故障的发现和恢复:由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一套方法,可及时发现故障和修复故障,从而防止数据被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