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SAR干涉测量技术在形变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需积分: 15 1 下载量 11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1 1 收藏 361KB PDF 举报
"地基SAR干涉测量原理及其形变监测应用研究 (2012年) - 自然科学 论文" 这篇论文详细探讨了地基合成孔径雷达(Ground-Based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简称地基SAR)的理论基础及其在形变监测中的应用。地基SAR是一种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地面微波遥感技术,它通过步进频率连续波(Stepped Frequency Continuous Wave, SFCW)和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实现了较高的空间分辨率。 在地基SAR的基本原理部分,论文指出,与传统的星载SAR系统依赖脉冲压缩技术不同,地基SAR使用的是连续波雷达传感器,特别是步进频率连续波信号处理方法。这种技术涉及一个频率调制系统,通过一系列连续的频率序列来发送信号,频率按固定的步长变化,从而在距离向(range direction)和方位向(azimuth direction)实现高分辨率。论文提到,地基SAR的距离向分辨率可以达到0.5米,方位向分辨率约为4毫弧度,监测范围可覆盖4公里乘4公里的区域。 在形变监测应用方面,地基SAR显示出了其独特的优势。它可以针对特定目标区域建立几何场景,并选择较短的时间基线,这使得它在监测如山体滑坡、冰川移动、雪崩等自然灾害时具有较高精度。同时,它在监测大型基础设施,如桥梁、高层建筑和大坝等的微小形变和形变速率上,表现出了高效性和可靠性,成为星载SAR技术的重要补充。 论文还结合实际的二维和一维建筑物测量数据,分析了地基SAR在距离向和方位向的分辨率以及形变监测精度,进一步验证了该技术的有效性。通过对这些实测数据的分析,论文展示了地基SAR在形变监测中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最后,作者对地基SAR的未来应用和发展进行了初步展望,尽管未具体展开,但可以推测将涉及技术的优化、监测能力的提升以及更广泛的应用领域。地基SAR作为一种新兴的遥感技术,有望在地质灾害预警、城市安全监测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