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SW-CMM详解

需积分: 9 0 下载量 16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4 收藏 323KB PPT 举报
"本文主要介绍了SW-CMM,即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它是评估和提升软件企业能力的重要标准。文章涵盖了SW-CMM的起源、发展、管理思想、结构以及其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并探讨了与ISO9001的异同,以及软件业对SW-CMM的理解和市场存在的问题。" SW-CMM是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由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软件工程研究所(SEI)于1987年研发,旨在解决软件开发过程中的管理和质量问题。该模型分为五个级别:初始级、可重复级、定义级、管理级和优化级,分别代表了软件过程从无序到有序,再到持续优化的不同阶段。初始级是混乱的,可重复级表明有了一定的规范,定义级实现了标准化,管理级能够预测和控制过程,优化级则注重持续改进。 SW-CMM的管理思想强调过程的规范化和持续改进,认为软件开发的问题主要在于管理而非技术。它为软件组织提供了过程能力评估的标准,帮助企业识别并解决关键的质量和过程改进问题,指导选择合适的改进策略。通过CMM评估,软件企业可以提高其产品质量和国际竞争力,特别是对于希望进入国际市场的公司来说,CMM认证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通行证。 模型的发展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软件危机,软件开发中的问题促使了软件工程的出现。尽管如此,直到80年代仍缺乏统一的软件管理原则。SEI的CMM模型应运而生,它为软件过程管理提供了一个框架,强调了过程的成熟性和持续改进的重要性。 此外,文章还提到了SW-CMM与ISO9001标准的比较,两者虽然都是质量管理框架,但CMM专注于软件开发过程的成熟度,而ISO9001关注的是更广泛的组织质量管理体系。同时,文中也讨论了软件业界对SW-CMM的理解和市场中的一些问题,如认证成本、实施难度等。 SW-CMM为软件企业提供了提高过程效率和产品质量的路径,通过逐步实现模型的各级别,企业可以更好地管理项目,降低风险,提高客户满意度,并在全球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