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岛周边海域风浪特征分析:基于T/P卫星高度计数据

需积分: 9 0 下载量 16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3 收藏 2.26MB PDF 举报
"这篇论文详细分析了基于T/P卫星高度计数据的台湾岛周边海域风浪的分布和时间变化特征,主要集中在2013年。作者使用了三种概率密度函数——Rayleigh分布、Weibull分布和Log-Normal分布来分析有效波高和风速的数据。研究发现,有效波高的数据与Log-Normal分布吻合度较高,而风速数据则与Weibull分布更为匹配。在时间变化上,台湾岛周边海域的有效波高在冬季达到峰值,12月的平均值最大,夏季通常为年平均有效波高最高,春季则是最低。此外,秋季和冬季是巨浪出现频率较高的时期。通过傅立叶展开分析,发现周期为1年的波动能量在波高波动能量中占据主导地位。这些发现对于理解该地区的海洋环境、航行安全以及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是一篇自然科学领域的论文,探讨了台湾岛周边海域的风浪特性。研究者利用TOPEX卫星高度计的数据,结合统计学方法,揭示了这一海域风浪的分布规律和季节性变化。有效波高,即实际感受到的海浪高度,其观测数据与Log-Normal概率密度函数的关系尤为紧密,这意味着Log-Normal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该海域的海浪状态。相反,风速的观测数据与Weibull分布更为一致,这在风速统计分析中是常见的。 进一步的时间序列分析显示,台湾岛周边海域的风浪变化主要受一年周期的影响,12月份的有效波高平均值最高,反映了冬季强风和恶劣天气的影响。夏季,由于季风和热带气旋活动频繁,平均有效波高达到峰值。春季则呈现出最小的平均波高,这可能与春季风力相对较弱有关。秋季和冬季成为巨浪出现的高频期,这与季风转向和风暴活动的增加有关。 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海洋气象预报、航海安全、渔业管理和环境保护等领域有着实际应用价值。它们能帮助预测极端天气事件,减少海上事故风险,同时也为资源开发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此外,对风浪特性的深入理解也有助于提升对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评估,特别是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国际航路上的战略意义。